宜都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绩效管理关乎企业成败上下同欲者胜 [复制链接]

1#

企业有了战略,定了目标,还要上下同欲。大的工程局,动辄几万人,中小型民营企业,千人以上规模大有存在。如果步调不一致,想一想会造成多大的浪费与内耗。

回顾一下我们现在的绩效管理工作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定不定指标的,跟我没关系,你还能说不同意!

又是考核,员工听着头都疼,不搞吧肯定不行,搞吧,已经反复几轮了效果都不理想,“建的时候轰轰烈烈、考的时候拖拖拉拉、用的时候你好我好”,人力资源和员工都疲了

考核=扣工资,上上下下都抵触

眉毛胡子一把抓,越考越复杂,越考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大,产出却没有起色

年底打打分,好向上级、向老板交差

考核结果要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从来没有过绩效面谈

考核结果下来我们的员工都很优秀,我们分不出2.7.1来怎么办?

考核不是不兑现,看看指标下面完成都很好,一汇总公司是亏损的,怎么兑现?不兑现现在还说公司不讲信用

我们人力资源部怎么组织考核,考核得罪人的

绩效管理,关键是把奖金分清楚,奖金分好了就没有问题了,其他都是次要的···

考核就是KPI、动辄就是MBO,无尽繁琐的各类数据,说不清的标准,计划无限的细化……

尴尬现状导致各级人员绩效工作陷入无限“痛苦”当中。那么,绩效管理有哪些方法?

总体来说,无论学术界还是企业界,绩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主观考核方法:排序法、成对比较法、硬性分配法;

客观考核方法:行为对照法、等级鉴定法、关键事件法

综合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

每个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不能简单地认为一种方法必然优于另一种方法。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从对业绩结果控制和管理的效果而言,综合考核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结合行业里的成功经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制定自身考核管理方案中,不要纠结于哪种方法,重要的是要融汇贯通。

那么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我认为一定要遵循工程建筑企业“组织-绩效-薪酬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思路。战略和组织设计是绩效体系设计的前提(在此不再赘述)。绩效体系就是在组织架构合理设计的基础上,以战略目标为导向,梯次展开。

1目标分解

标杆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将组织绩效与岗位绩效合理划分并有机统一。从两个维度按照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周期依次进行绩效体系设计。

组织绩效通常包括机关总部、子分公司,以及项目部、各相关部门等,即以特定团队形式存在的机构;岗位绩效,包括机关、及子分公司、项目部所有员工。

以时间维度来说,从公司的战略出发,时间上由远及近,先确定年度目标,进而设定季度/月度目标。

通过绩效管理实现目标的层层分解、压力的层层传递。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分解不是人力资源部来定指标,而是由分管领导与下属部门一起确定。很多企业一股脑扔给人力资源部,结果指标搞得五花八门不切实际。以某集团案例结合战略地图看:

该集团意图打造中国一流的多元化工程建设企业为愿景目标,为此,在财务层面,要求获得更多的利润,我们可以分别从利润、收入、周转、费用角度去解释。在客户层面,要扩大业务领域、提高满意度、提升品牌形象;为此在内部运营层面,包括要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加强市场管理等。针对每一部分进行关键主题解释,我们可以详细设置出每个环节应完成的各项具体目标。公司层面指标确定后,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的主要负责部门。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里大量的指标并非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依据各部门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分配。比如,工程结算率,如果仅仅考核成本管理部门,那么我相信在这个企业里边,肯定做不好结算。但反过来,我们根据结算工作与不同部门间的相关性,比如合理的将其分配到成本、工程、质量、项目、以部之间,通过考核权重的不同引导这些关键部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