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ww.znlvye.com/近日,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河西区如何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西区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如何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河西区如何做好养老服务”“下一步,河西区将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以下为专访实录:
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民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河西区如何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李学义: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是全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特殊的区位决定要有特殊的政治担当。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河西区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规定动作”扎扎实实做到位,把“自选动作”认认真真做出彩,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全力构筑“创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韧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就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干部群众代表交流。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坚持对标对表,把教育的标准立起来。我们坚持以首善、首课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精心谋划、统筹协调,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确保学习教育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我们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动区、处级中心组学习全覆盖。全区88个单位均组织3期读书班(研讨班)。我们坚持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先后14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进行安排部署,5次召开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36个,抽调40名干部组建10支区委巡回指导组,深入全区各单位开展检查督导,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实现上下联动。我们坚持特事特办,全区统筹、财政专款,第一时间为个党组织、1.8万名在职党员统一订购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4本必读书目2.1万套;为全区处级以上干部配发《改革开放简史》等3本参考书目,有力保障学习。我们还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区级、14个街级、个社区级中心(所、站),以此为阵地学党史、说故事、传精神。
形成声势态势,让宣传的喇叭响起来。我们坚持宣传宣讲先行、新闻报道紧跟,努力营造学习教育强大气场。我们打造了三级宣讲体系,组织余名宣讲员,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先后组织3轮余场次集中宣讲。特别是,突出银发典型,激励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建功新时代、助力新征程,72岁的区委宣讲团宣讲员郜世伟巡回宣讲20余场。我们注重让党史宣讲“活起来”“火起来”。打造怀翁亭、解放天津突破口、“四史”主题教室等现场教学点,上好现场感、沉浸式党史课。坚持“移动优先”,办好指尖上的课堂,利用微视频进行党史微宣讲,让干部群众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我们建成用好社会公益宣传载体多处,安装公益广告余块次,高频次播放公益宣传片5万余分钟,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百年风雨兼程铸就了今天的光辉岁月,百年坚守初心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成就、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做强媒体宣传,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稿余篇,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焦点访谈》《今日中国》等栏目播出13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篇。我们还打造了多场“亿级”流量活动,举办“津诚所至、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产业节,4.2亿人阅读;承办团中央“青春向党”中国青年网络音乐节,万网友同步唱响,1.8亿人阅读;开设“我把党恩记心中”微博话题,成为“爆款”,1.3亿人浏览。
突出开门开放,使沉淀的资源活起来。河西区坐拥博物馆、大剧院等一批高品质的市级文化场馆,有“红色记忆”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党史主题展览活动,是开展学习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坚持借风行船,充分借助各类场馆资源,做好“自选动作”。组织各级党组织参观展览、欣赏演出,开展主题升旗、主题演讲、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日活动,举办“砥砺一百年、辉煌再出发”艺术党课、“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巡展等一批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宣传活动,累计余场。承办全市“点亮津城、共庆华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联动灯光秀,在市文化中心、天塔同步开启,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我们坚持党史专家讲党史,从区委宣讲团到党校主题班次,常态化邀请市级专家讲解,助力干部理论学习,年共邀请68名专家讲课。我们坚持用足市级机关资源。作为全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上有着“近水楼台”之利,年以来,名市级机关干部轮值入列河西,宣讲、办实事次。
着力谋事干事,让发展的步子走起来。我们坚持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彰显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区“十四五”规划,汇集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科学做好河西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环境”的“大环境”理念,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持续深化“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精准打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我们坚持系统谋划部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开发建设国内首个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化平台,加大为市场主体纾困力度,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持续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有力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坚持打造高效政务,强化部门和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建立招商帮办和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密切跟踪、靠前服务,不断刷新审批速度纪录。年实现了项目从备案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14个工作日的新记录,比全市40个工作日的标准提前了26个工作日。我们着力厚植创新土壤,建立“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常态化帮扶机制,通过对重点项目的现场服务、专属服务、并联服务等,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提升城区吸引力。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千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区域发展向更高层级、更高质量迈进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人民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西区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
李学义: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通过紧盯“一线一米”、聚焦“一老一小”、深化“一创一建”,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不断提高河西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紧盯“一线一米”办实事。我们坚持建强一线堡垒,倾力打造“民意直通车”工作机制,推出“民意工作室、重点问题提级办理、社区问政面对面、十百千为民服务、机关干部入列轮值”5个板块,架构了高效便捷的“红色通道”,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走访居民群众近53万人,解决群众诉求和问题超15万件,“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冲锋陷阵火焰蓝,守护百姓保安全”项目被评选为天津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经典案例,“西岸绿道: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颜值担当”项目入选为服务百姓创新案例。
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卡通绘画为梧桐小学学生讲解中草药知识。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一老一小”办实事。我们坚持抓牢基本民生,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