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筑与建材行业2022年度中期策略关注业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王小勇,陶昕媛)

1.稳增长落地加速中,基建板块显著受益

1.1.复盘历史稳增长行情,建筑建材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1.1.1.年~年:4万亿投资扩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年8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各项经济指标迅速恶化。美国失业率于年4月达到9%,而后继续攀升,于年10月达到10%。美国对外投资由年一季度的4.66万亿美元迅速下滑至年四季度的2.93亿美元,下降了37.2%。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于年12月下滑至10.52万亿美元,同比降低1.85%。美国次贷危机后续演变成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亦受显著影响,出口金额由年三季度的亿美元下降至年一季度的亿美元,降幅达40.0%,GDP增速迅速下滑至10%以下。

货币政策转向宽松,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年9月15日,央行宣布自次日起降准,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自年9月到年底,央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四季度到年底,中央政府拟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共约4万亿元。4万亿投资计划中,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占比最高,达38%,其次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达25%。

经济刺激政策成效显著,于年1月退出。我国采取的系列刺激政策成效显著,社融方面,年全年增速达34.8%,较前值增加了14.3pct;基建投资方面,年全面提速,全年同比增加42.2%。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pct,为年6月以来的首次升准,标志着本轮宽松政策的结束。

本轮行情中,建筑行业启动早。我们以年的8月底作为起点的月度数据分析本轮行情。年9月货币政策转向后,建筑行业行情迅速启动,显著优于沪深指数表现;年底4万亿投资计划发布后,建筑行业相对沪深的超额收益于年12月底达到最高值29.9%;而后建筑行业走势不及大盘,超额收益逐渐收窄。整轮行情中建筑指数区间最大涨幅为%,用时9个月。建材行业涨幅大。年8月至10月,建材行业走势不及沪深指数表现;年11月建材行情启动,较沪深超额收益持续扩大,至年1月底宽松政策结束时扩大至63%。整轮行情中建筑指数区间最大涨幅为%,用时13个月。

1.1.2.年~年:A股全面牛市,建筑行业领涨

经济增速承压,一带一路与货币宽松政策双管齐下。我国GDP增速自年起持续下滑,至年下滑至7.77%,为年以来最低水平。鉴于我国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还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年9月29日,央行与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支持居民家庭的合理住房消费,鼓励银行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资金用于自住房贷款投放,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年11月22日开始,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央企承担大量一带一路重要任务,海外业务迅速增长。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央企承担了大量的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工作。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截止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余家央企中已有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共家,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多家央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年均增长12.2%,截至年末央企境外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中央企业总体的12.7%、18.3%和8.6%。

多方面因素推动牛市,上证暴涨至点。受货币宽松、投资提速、赚钱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股市自年下半年起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行情。我们以年7月31日作为起点分析本轮行情。上证指数自.56点起连续大幅上涨;于年6月5日突破点;一周后的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达到最高点,收盘价.35点;次日,年6月13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禁止各券商利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进行场外配资活动,加强了对杠杆资金合规性的监管,行情结束。

建筑大幅领涨,建材与大盘表现基本一致。在年7月31日至年6月12日期间,A股全面大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均录得相当涨幅。其中,建筑装饰行业凭借在一带一路协议中“走出去”的良好势头,涨幅达%,与计算机、交通运输行业领涨大盘。建筑材料期间涨幅为%,与大盘基本一致。

年~年,我国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年~年货币持续宽松,央行多次降准降息。年1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将发行主体从上市公司扩展至公司制法人,并扩充了非公开发行方式,公司债迅速扩容。截至年底,公司债存量规模达到4.27万亿元,同比增长%。目标赤字率方面,我国自年起保持向上趋势,在年和年均保持3.0%的相对高位。

乘历史机遇,PPP迅速发展,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我国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首次提出于年3月份财政部发布的《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后经持续的试点和完善。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准入条件。PPP模式迅速推进,总投资与项目落地率持续走高;截止年度,总投资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34.8%;PPP项目落地率达38%,同比提高6pct。受PPP模式等利好推动,我国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年~年维持15%以上增速,年全年完成投资14万亿(不含电力口径)。

宽松环境下,股市与楼市均演绎出了一轮上涨行情。年下半年,A股在趋严的监管环境中大幅回调,至年初已经回到阶段相对低位。年,在多重利好环境下,股市与楼市均演绎出了一轮上涨行情;年1月至12月,上证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达27%;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不断走高,至年底同比增幅达10.8%。防止市场过热,政策趋向收紧。年12月中,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调节好货币闸门,并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标志着政策趋向收紧。年初,央行连续上调MLF利率。财政部连续发布50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87号文《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规范地方举债行为。

建筑建材行业充分受益,获显著超额收益。在本轮行情中,建筑与建材行业因受益PPP模式快速发展,基建与地产的共同高增长,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我们以年2月底为起点,建筑建材行业达到高位的年4月作为终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筑与建材涨幅明显超越沪深指数。整轮行情中建筑指数区间最大涨幅为61.5%,用时14个月;建材指数区间最大涨幅为65.8%,用时15个月;申万三级行业中,国际工程、园林工程、水泥制品、基建市政工程板块录得最大区间涨跌幅,分别为%、80%、64%、64%。

1.2.本轮稳增长:下半年基建投资或再加速,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