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筑企业转移施工资质有什么风险 [复制链接]

1#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资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资质实行放管服政策,看似资质办理变得比以前容易,但是事后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很多建筑企业也会通过资质购买的方式获取资质,但是在转让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建筑行业的人员都知道,与资质相比,资质转让是快速获得资质的另一种方式。近年来,资质转让在建筑市场上越来越普遍,但资质转让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转让资质时,应该提前规避风险,以免造成损失。

01没有调查清楚转让母公司债权债务情况

施工资质是建筑企业在住房建设项目上立足的基础,新办、增项、升级难度大,要求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转让的,因此,受让人必须调查清楚转让方的具体情况,查清目标资质母公司是不是因为巨额债务、税收、项目质量等问题转让公司的资质,不是一味地收购了,不仅带来损失,还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债务纠纷。

02忽略接受地资质政策,盲目转让

建筑企业施工资质的转让,尤其是跨区域转让,对于了解公司所在地政策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地区都会限制因税收、经济等原因转让资质,如果企业不了解这些情况,一味签署资质转让协议,也是浪费成本和时间,比如上海和江苏昆山的资质,对外省或者外市的资质落地是相当严格的,一方面是出于对本土企业的保护,一方面是杜绝一些倒卖资质的中介扰乱市场。

03签订细则不详的转让合同

建筑企业施工资质的转让涉及金额很大,办理程序相对复杂;因此,要明确资质转让协议中的各种事项,如转让费的支付方式,以及转让手续等,转让方和接收方双方的违约责任和相关承诺;前期合同细则的签订会避免后期的纠纷和矛盾,用一句俗语“先小人后君子”

04转让方存在被执行,在建工程,动态核查不过关问题

签订合同后,就会开始资质的转移,就是我们俗称的“资质平移”依据的是住建部门年第79号令,其中就明确规定了母公司存在被执行案件,失信信息是不允许进行资质的分立手续操作。还有母公司如使用目标资质进行招投标,在建未完工,住建部门也是不会通过资质分立的申请。

资质转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避免踩坑;在前期对母公司的尽调很重要,不然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牵扯出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