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规范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引导企业重视碳会计
TUhjnbcbe - 2023/6/20 18:55:00
金牌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qsnbdf/171020/5777870.html

前言

在全球变暖的时代,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低碳意识、实施低碳行为。而碳审计作为当下重要的监督工具,不仅可以监控企业的碳排放量,倒逼企业更新改造生产工艺流程,还能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利于其长远发展。现阶段,我国碳审计才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与碳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且其监管模式也存在一定漏洞。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碳数据难以获取与核算,缺少专业的碳审计师,这使得我国碳审计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府应加快完善碳审计的顶层设计,规范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引导企业重视碳会计和碳审计。随着碳审计的逐步发展,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探索碳审计监管方式,推进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指导碳审计,壮大碳审计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碳审计质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缺少碳审计的专业人员

碳审计主要是“审资源”“审环境”,与一般的审资金、审财务不同,因此对碳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审计人员。我国传统审计都是仅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培养、选拔出来的审计人员大多也都来自财经院校,所掌握的知识集中于财务方面,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碳审计领域知识并不熟悉,缺乏对资源环境学、生态学、工程学等方面的了解,因而达不到碳审计的要求。在业务实施当中,审计人员可能还要对企业排放的有关碳元素的温室气体进行检测与分析,如计算被审计企业的清洁能源贡献率、碳资产利润率等,由此可以评估企业环境质量,从而倒逼企业改良其生产工艺流程、减少高污染高能耗,向低碳企业转型,积极响应我国绿色低碳的号召。碳审计专业人才的不足不仅会阻碍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更不利于我国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低碳经济。

二、我国碳审计发展建议

1、完善碳审计的顶层设计

为保证顺利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亟须完善碳审计的理论框架,建立健全碳审计法律法规。碳审计由于缺乏完备的理论支撑,因而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些许现实困境。目前从碳审计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碳审计的*策法规,因此可以先尝试在已有的审计准则中加入碳审计,逐步推动碳审计发展,待逐渐成熟之后,再据以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碳审计法规与碳审计标准。加快促进将碳审计纳入立法体系,可以明确碳审计的主体和责任、碳审计主体的义务和权利,对碳审计流程和评估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可以给审计人员提供业务指引,提高审计质量,完善碳审计流程体系。此外,国家也要完善不断碳排放相关*策,可以采用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策略,使碳密集型行业,如煤炭、石化、建筑等行业,对这些行业的重点排放企业实行碳标准排放,并定期检验其效果,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标准,从而推广至全国以达到总量控制下的碳减排目标。

2、积极改革碳审计监管模式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碳审计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府单一的监管模式已不再适用,加快完善碳审计监管是保证碳审计质量的关键。因而,从碳审计发展来看,我国碳审计可以转向*府、社会、企业三者相结合,实行共同监管模式。碳审计初期,*府审计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单位积极接受碳审计。随着碳审计不断前进,社会审计的主导作用应当显现出来。国家可以先引导行业组织成立专门的碳审计监管部门,随后再进一步规范成立监管部门的标准,让这些行业组织的专业人员进行碳审计审查。此外,民间机构或协会的创建也能对企业起到一定监督作用。社会组织通过建立公开的信息平台,呼吁企业在平台披露碳排放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最终形成公开的网络监管平台,以此促进低碳排放。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要提高低碳意识,积极在企业内部实施碳审计,并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碳审计结果。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碳审计质量,而且更能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3、规范碳信息披露,推进大数据应用

碳会计是碳审计的基础。第一,应增强社会民众的低碳意识,利用各种媒介鼓励全民低碳经济,提高企业对碳会计的认识;第二,在推进碳审计进程中,在相关准则条款中需要明确企业的义务,要求企业披露碳信息。由于审计人员在执行碳审计过程中面临着碳数据难以获取和核算困难的现实困境,为使审计人员在新时代更好地贯彻执行碳审计,企业必须完整、准确披露碳数据信息,保证碳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关部门亟须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标准进行统一,并敦促企业准确及时披露碳信息。数字经济时代,推进运用大数据新技术可以促使碳审计实现信息化。通过建立碳数据云平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将实现共享,不仅能够使审计人员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优化碳审计程序操作,而且能使碳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

4、加强碳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

碳审计不仅要求审计师具有传统审计知识,而且需要其了解和掌握资源环境学、化工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正是碳审计业务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亟须加强培养碳审计复合型人才。

首先,应从源头抓起,财经院校应整合现有资源,制定碳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在审计学、会计学专业下增加碳审计专业方向,并设立实习场所,从而培养更多碳审计优秀人才;其次,*府部门可以参考会计职称类考试,制定考试大纲,再统一组织碳审计专业考试,规范碳审计师资格,提高碳审计人员能力;再次,注册会计师协会也需要洞察行业变化,制定应用指南以供审计人员充电,并适时对协会会员进行继续教育,开展碳审计方面的教育培训;最后,全球正积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加强国际碳审计学术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碳审计经验,为我国培养国际型碳审计精英。

结语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尤为重要。而碳审计又是保障低碳经济的重要抓手。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碳审计现状发现,我国碳审计市场还不够完善,各项机制不够健全,因此碳审计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基于此,与*府、企业和社会相关的各审计部门应发挥协同作用,积极开展碳审计研究,加强碳审计交流,从而为我国的碳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规范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引导企业重视碳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