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车换件总价可抵12台新车 零整比畸高背后是垄断作祟
来源:湖北
近期,国内首次汽车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显示,国内不少车型零配件价格贵得离谱,一款奔驰车型零配件总价竟是整车价12倍多。
价格畸高背后,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侵害,更反映了我国汽车市场长期存在的弊病。专家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管理的制度缺陷已导致垄断危害的产生,监管部门不能再视而不见。
暴利惊人揭底车市最黑一环
买得起,修不起,是中国大多车主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汽车售后环节宰客,零配件奇贵,也不是什么新闻。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数据表明,国内一些车型的零整比系数令人咋舌。如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系数高达1273%,也就是说,在中国更换这台车所有配件的花费,可以购买12辆新车。受调查的车型中,仅有少数几种低于300%。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君说: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300%左右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是最常见的。600%、700%这么高的数据显然不合理,尤其是外国车企抬高了零配件定价,目的就是攫取暴利。
制度缺陷谁纵容了垄断欺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间接强化了国内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该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贾新光认为,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经销商实际上都想从自身的渠道获利,而这条规定恰恰保护了生产商加经销商的固定模式,维修与配件供应自然也就被这两方牢牢控制,价格畸高也就自然产生了。而按照欧洲汽车售后相关法律法规,经销商、维修厂是可以从符合标准的配件厂商直接进货的。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郭勇坦言,中国汽车零整比系数畸高,反映的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之下一种制度授权的服务垄断。这种垄断体系排除了社会上一些合理的零部件生产、销售个体,现在绝大部分4S店销售商都规定,如果不在4S店内做修理换零件,就不能继续享受一系列的质保,这完全是一种不公平的垄断。
被动挨宰车主合法权益谁来保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险工作部主任郭红表示,发布零整比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汽车产业链定价过程中前端与后端一些相背离的现实,能够在现有条件下更大程度地提升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提高知情权相对容易,提升选择权就没那么容易了。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说,汽车零配件暴利是我国汽车业普遍现象,但反垄断监管长期缺失。媒体曝光4S店宰客、零配件价格畸高,已不是一年两年,但始终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回应。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廪认为,从法理上分析,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某些规定实际造成了垄断,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有专家坦言,如果该办法不修改,消费者将继续无奈接受被动挨宰的命运。
(据新华社北京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