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行业发展特性及技术水平特点、产业链分析市场规模前景
1、行业发展特性
(1)周期性
岩土工程行业作为建筑业的分支,其发展依托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经济较为景气的时期,需要工业建设的发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是国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常用的手段。因此,本行业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强。
(2)区域性
由于我国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层地质情况差别较大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地区也存在岩层的地质结构也不同的情况,这就要求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订灵活的施工计划和运用多样的施工技术。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达到,因此也形成了行业内企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
(3)季节性
岩土工程行业经营季节性波动主要源于春节长假、南方雨季雨水等因素影响。通常,春节后及夏季降水较多,此时地下水受季节性降水的影响会引起流动性及水位的变化,进而改变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排水路径及地下水的承压性等,这容易造成岩土工程工程事故,因此,雨季施工周期相对可能会延长。而下半年,尤其是春节前三、四个月,雨水逐渐减少,岩土工程施工受降雨及地下水的影响较少,气候条件适于岩土工程施工,该阶段为施工旺季。
而在北方,冬季为了防止冻土地基的冻胀、融化下沉等影响土体结构,冬季施工时需要做特殊的保温辅助措施,而基坑回填时也不能用冻土回填,因此一般也需要延长工期或者停止施工。
2、行业产业链情况
岩土工程行业为建筑业子行业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下的细分领域岩土工程,上游为公司开展岩土工程工程施工业务所必需的材料、劳务及机器设备,下游为民用建筑、交通枢纽、市*设施等各行业及领域的企业或单位。下游企业通过总承包方将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工程中的各环节分包给各专业分包商,公司即为提供岩土工程工程施工业务的专业分包商。
岩土工程产业链上游供应体系成熟,可选择的供应商较多,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产业链下游客户可选择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岩土工程企业虽然较多但仍然有限;综合前述分析,岩土工程行业在产业链具备一定地位。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由于岩土工程行业应用领域分散程度较高,行业企业业务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行业集中度低;另一方面,国内岩土工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研发投入薄弱,大部分施工企业仍沿用20年前传统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更新缓慢,技术创新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同时,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上升期,市场容量庞大,给国内岩土工程行业企业提供了持续不断的项目机会,进一步弱化了企业革新的需求趋势。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增速的逐步放缓,新增空间难以维持前期的大规模增长趋势,导致岩土工程行业未来市场竞争程度势必进一步提升,对于岩土工程企业的工艺技术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
超高层建筑以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综合型项目是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此类项目施工条件复杂,项目技术要求高,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以及综合型岩土工程企业的项目拓展,而缺乏工艺技术和资质等级的小企业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施工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环境下,具备核心工艺技术、拥有智能化信息化施工条件和管理技术的岩土工程企业势必将获得更多主流项目机会,扩大企业营收规模,提高项目利润空间。
4、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业务资质壁垒
我国对建筑业的企业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业务资质审批制度,只有获得相应的建筑业务资质,方能在业务资质所限定的范围内从事与业务资质等级相对应的建筑活动。
根据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年版)》对建筑业企业的许可要求:“未取得许可或履行法定程序,不得从事建筑业及房屋、土木工程等相关项目建设”,其中许可或程序包含建筑业企业资质认定、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房屋建筑工程、市*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等。
根据国家住建部于年11月6日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号)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认定标准,从净资产、主要人员、技术团队、工程业绩等方面,对申请建筑业从业资质进行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建筑业企业资质进行了分级,高等级资质对于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要求更高,也需要累积更多的项目经验及工程业绩。
高标准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漫长的业绩累积过程以及严格的资质提升标准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业务资质壁垒。
(2)资金壁垒
建筑业企业在申请从业资质认证时,对企业的注册资本、净资产等资金规模有相应的准入规定。此外,由于资金密集型的特性,从获取客户到工程竣工验收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在客户保证金、原材料采购、设备购置或租赁、劳务外包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也对前期投入资金形成了一定占用,同时客户回款通常约定根据工程进度按照一定比例分期支付,因此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金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资金规模及资金运营能力的高要求形成了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
(3)技术与人才壁垒
岩土工程工程对建筑学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技术与人才方面的实力和储备也成为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项目前期获取客户及项目设计阶段,对技术人员关于岩体力学、地质构造学、工程及水文地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及特定的地质条件,设计出最优化的工程方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员及技术团队需熟悉桩基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相关技术的实践应用,具备在不同地层分布、土层性质、环境特征下安全作业、高标准质量控制的经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相关人员需熟谙桩基和基坑的技术规范,保证验收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等的技术标准。上述对技术和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形成了行业进入的技术与人才壁垒。
(4)管理壁垒
岩土工程行业施工追求安全与质量双保证,因此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需实时监控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