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3年高考地理自测题4
TUhjnbcbe - 2023/10/17 18:17: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文冠果耐旱、耐寒、耐贫瘠,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年,甘肃省靖远县将文冠果作为干旱山区造林首选树种,文冠果产业逐渐壮大。到年,靖远县实现集春季文冠果果茶采摘、夏季田间作业、秋季果实采摘、冬季文冠果深加工于一体的“四季产业链”,大幅减少了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文冠果产业的果油精炼、包装环节也布局在靖远县,精炼、包装后可直接将产品运抵我国东部市场。据此完成1—3题。

1.靖远县将文冠果作为干旱山区造林首选树种,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专业性  B.规模化  C.地域性  D.品牌化

2.文冠果“四季产业链”的推广大幅减少了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主要是因为“四季产业链”可以

A.提高劳动效率  B.增加就业机会  C.丰富产品种类  D.提高产品品质

3.文冠果产业的果油精炼、包装环节也布局在靖远县,该县主要考虑的是

A.降低产品运费  B.适应市场需求  C.保障产品质量  D.延长产业链

1.C2.B3.D

1.靖远县地处甘肃,气候干旱,冬季寒冷,自然条件较差,而文冠果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合在当地种植,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具有地域性。C正确。专业性是指某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很多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入手的特性,体现不了农业生产的专业性,A错误。将文冠果作为首选树种,没有说明其规模程度,也无法反映打造为品牌,B、D错误。故选C。

2.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寻找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四季都有与文冠果相关的岗位提供,工作机会较多,因此部分劳动力可以就地参与劳动,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减少。B选项正确,劳动效率的提高主要与机械和劳动力的老大效率有关,与劳动力的数量无关,A错误。丰富产品种类与劳动力的数量无关,而是与产业链有关,C错误。“四季产业链”主要是对害怕进行加工,无法提高产品的品质,D错。故选B。

3.精炼油产品的运费由下一环节的消费者负担,故运费不是果油精炼、包装环节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A错误。布局精炼环节,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B错误。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更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C错误。布局文冠果产业的果油精炼、包装环节能够延长当地的产业链,有利于巩固脱贫致富的成果。D正确。故选D。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位于滇池东岸。该村的老房子的土夯墙壁中均夹杂螺螄壳。可以说,河泊所村几乎就是一座托起在螺蛳壳上的村庄,地下、墙面上、庄稼地里都是满满的螺蛳壳。近年来,晋宁区对河泊所村的传统民居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河泊所村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合的村庄。下图示意河泊所村的位置和螺蛳壳砌墙房屋的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古代河泊所村的主要产业最可能是

A.建筑业  B.伐木业  C.采掘业  D.渔业

5.河泊所村用螺蛳壳砌墙建成的房屋

A.利于排水  B.利于采光  C.冬暖夏凉  D.空气流畅

6.对河泊所村用螺蛳壳砌墙建成的房屋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为

A.迁往湖岸,就地取材  B.原址修旧如旧

C.迁往高地,异地重建  D.原址修旧如新

4.D5.C6.B

4.根据材料可知,河泊所村位于滇池东岸,该村的老房子的土夯墙壁中均夹杂螺螄壳,因此生产鱼类资源,主要产业最可能是渔业,D正确。古代以农业为主,建筑业属于非农业活动,A错误。未体现该地有丰富的木材和矿产,B、C错误。故选D。

5.根据材料“该村的老房子的土夯墙壁中均夹杂螺螄壳”,说明是用土与螺蛳壳混合之后再建房屋,土夯墙壁中均夹杂螺螄壳为实心,厚度增大,故可隔热防寒,所以冬暖夏凉,C正确。土夯墙壁为实心,不透光,所以对利于采光无影响,B错误。排水主要靠屋顶,而不是靠墙壁,A错误。土夯墙壁为实心,不透风,D错误。故选C。

6.根据材料“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合的村庄”,要对该村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应以保持原来的形态为主,改变原貌,原址修旧如旧最符合,B正确。将房屋迁移势必会破坏原址,不利于保护,A、C错误。原址修旧如新则会破坏和改变原有房屋的形态及墙体等,D错误。故选B。

温带气旋是出现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压系统,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因受热量和水汽的综合作用会不断移动。北极地区以南生成并向北移动进入极区的温带气旋,其活动轨迹夏季集中在陆地上,冬季则集中在海上,对中低纬度地区物质和热量向极地输送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和海冰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下图示意—年在中纬度地区生成并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各季节向北移动纬距图。据此完成7—8题。

7.①④季节温带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盛行风

8.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数量持续增加会使北极地区

A.空气湿度降低  B.太阳辐射增强  C.冰川厚度降低  D.动植物数量减少

7.A8.C

7.结合材料可知,温带气旋在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损失热量和水汽,如果所经地区热量和水汽充足,则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反之,则向北移动距离较近。冬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活动轨迹集中在海洋上,海洋温暖湿润,能持续为温带气旋补充热量和水汽,且洋面摩擦力较小,故温带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对应①;夏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移动轨迹集中在陆地上,与海洋相比,陆地南北温差大,且湿度较低,温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热量和水汽难以得到补充,且摩擦力较大,因此移动距离较短,故④对应夏季。由以上可知,①④季节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A正确;与纬度位置、地形、盛行风等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8.结合材料可知,气旋能为北极地区带来热量和水分,加速冰川融化,冰川厚度降低,提高空气的湿润程度,使云量增加,削弱太阳辐射,C正确,AB错;北极地区气候变得暖湿,动植物数量可能会增加,但北极熊等原始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原始物种数量减少,故无法判断北极地区动植物数量是否会减少,排除D。故选C。

生物结皮是由土壤颗粒与地衣、苔藓等生物混合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较好,生态效益显著。下图示意*土高原某小流域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在降雨初期,两种坡面初始产流存在差别的原因主要是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  B.裸士坡面地表摩擦力大

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10.生物结皮可以

①增加阳光反射②减轻流水侵蚀③提高土壤温度④增加土壤有机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为促进坡面生物结皮发育,该流域应

A.退耕还林还草  B.实施人工增雨  C.人工种植苔藓  D.降低地形坡度

9.A10.C11.A

9.据图可知,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生物结皮早于裸土,而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增长缓慢,产流率也增长较慢,裸土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快速增长,产流率也快速增大,从而可以推测,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开始下渗快,生物结皮坡面土壤较稳定;与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关系不大,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较稳定。综上对比四选项可知A较符合。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10.生物结皮苔藓覆盖率高,对光线反射较弱,故①错误;生物结皮对地表保护作用强,可以减少地表侵蚀作用,故②正确;生物结皮中的苔藓等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变为生物能,可以降低地表温度,故③错误;生物结皮中的苔藓等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故④正确。所以选C。

1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A正确;增加人工降雨可能加大水土流失,不利于生物结皮发育,B错误;生物结皮是在适宜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发育的植被类型,在不具备条件的区域人工种植苔藓,不能形成生物结皮,C错误;降低地形坡度,就会增加人为干扰,破坏地表形态,不一定利于生物结皮发育,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其中纯电动车因近乎零排放的环保标准,大致与传统汽车相媲美的价格使其前途更加光明。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向好,这将促进充电站需求的扩大。下图是合肥市蜀山区部分区域充电站的分布。

(1)分析城市内充电站选址的适宜条件。(6分)

(2)据图说出蜀山区充电站布局的合理性。(4分)

(3)列举当前推广纯电动汽车面临的实际问题。(6分)

(4)简述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6分)

12.(1)交通便利;用电方便;地价相对较低;充电需求大的区域。(答出3点即可,6分)

(2)布局较分散,覆盖范围广;(2分)站点距离适中,利于及时充电。(2分)

(3)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不便;(2分)电池续航里程短,维护成本高;(2分)传统消费习惯影响纯电动汽车推广。(2分)

(4)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多;(2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扩大;(2分)有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

(1)充电站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所以应该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量较大的区域;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电站多分布于交通干线附近,有便捷的交通,利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应该布局在地价相对较低的区位;充电站电力需求量较大,应该布局在用电较为便利的点位。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电站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扩大充电站的服务范围;各充电站之间的距离适中,有利于电动车及时进行充电,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运行。

(3)根据材料信息“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向好,这将促进充电站需求的扩大”可知,目前我国的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不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方便;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较近,消费者容易产生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较高;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油车。

(4)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规模扩大;有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升级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湖泊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堰塞湖等。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湖面海拔m,最深处达m,低于海平面m以下。周围有多条河流汇入坦噶尼喀湖,湖水经卢库加河汇入刚果河。湖底沉积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流域内干湿季分明,受风带作用下的上升流影响,干季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调查显示,过去10年该湖部分边缘区域,水位下降了6.1米,坦噶尼喀湖正在面临威胁。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坦噶尼喀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及该湖的形成过程。(6分)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干季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4)分析导致坦噶尼喀湖水位下降的原因。(6分)

13.(1)构造湖。(2分)

形成过程:湖泊南北狭长、东西狭窄(或长而狭窄),呈带状;(2分)受东非裂谷地壳运动影响,地面断裂下陷,东西两侧抬升,多条河流流水汇集,积水成湖。(2分)

(2)该流域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域,(2分)干(旱)季时,受东南信风影响,上升流将湖泊深处营养物质带到中上(表)层,表层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2分)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数量多,渔业资源丰富。(2分)

(3)湖泊流域面积广,为鸟类提供广阔的栖息地;鱼类等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广且充足;(2分)人烟稀少,人为干扰少;(2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水热条件好。(2分)

(4)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导致湖泊面积萎缩;上游降水减少,入湖径流量减少;流域内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导致湖水补给量减少;毁林开垦植被减少等。(答出三点即可,6分)

(1)根据材料“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和图中湖泊的形态可知,该湖泊为构造湖,其形成过程主要由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裂谷,断裂作用还形成了湖岸四周的高崖峭壁,随后地表水源汇聚,形成湖泊。

(2)根据大气环流的原理,可知坦噶尼喀湖位于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干季主要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上升流,由于湖底沉积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湖水流动来到表面,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从而为鱼类资源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干季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

(3)该题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考虑,主要包括栖息环境、气候条件、食物来源等方面,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湖泊面积大,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栖息环境;湖泊周围城市少,人类活动影响小,对鸟类的生存环境干扰小;该地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鱼类等生物资源丰富,鸟类食物来源充足等。

(4)根据材料可知,过去10年坦噶尼喀湖部分边缘区域,水位下降了6.1米,可考虑入湖水量小于出湖水量,从而使水位下降,而该区域入湖水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降水,由于气候变化,降水减少,入湖的径流量减少,加之流域内城市发展,人类活动增多,工农业用水量增大,以及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该区域出湖水量主要是蒸发量,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出湖水量增多,因此使湖泊水位下降。

14.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速度的加快,北冰洋沿岸的永久冻土层不断消融,冻土层内的古生物遗骸(植物种子和动物遗体)不断被挖掘出来,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科学家先后成功复活了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掘的保存完好的3万年前的古植物种子,在科学界引起极大轰动。

简述近年来科学家复活古生物的意义。(10分)

14.有利于研究地球古气候变迁;(2分)有利于研究古生物生长习性,丰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3分)有利于恢复某些地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使人类更好地保护自然和野生动植物;(3分)有助于研制新型生物药品等。(2分)

近年来科学家复活古生物的意义可从对古气候变迁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恢复、生物药品研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复活古生物可以研究生物生存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也可以研究古生物的生长习性,了解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此外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有恢复作用,可以使人类更加了解生物,更好地保护现有的动植物;同时也可以借助古生物研究一些新型的生物药品等。

资料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地理自测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