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历时6个月,排查整改多个问题,多家“僵尸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健全规范市场制度多个,人受到问责或司法处理……
这是年四川住建领域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一批企业资质申报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些市场乱点乱象得到了遏制,资质审批的制度“笼子”在不断扎紧。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资质审批领域还有很多沉疴顽疾没有彻底根除。”4月23日,在深化全省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树平说。
据介绍,今年,全省住建系统将进一步深化系统治理,对解决资质审批沉疴顽疾再攻坚,通过对去年系统治理“回头看”,加快推进电子化审批,健全完善电子化审查制度以及健全完善诚信体系及结果运用制度等举措,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建筑企业资质“阳光审批”。
聚焦问题:
全省建筑企业资质审批问题还需深入治理
年,四川省住建厅集中6个月时间在全省住建领域开展了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资质类别过多过细、门槛较高。”何树平以施工资质举例,施工资质工程总承包12个,专业承包36个,劳务资质1个,大部分资质对注册人员、职称人员、技术工人等人数要求较高,部分资质还要求必须具备自有的施工机械设备。
又比如,电子化审查程度较低。据悉,目前四川资质审批仅实现了网上申报审批,只有少部分申报材料通过系统自动比对功能进行审核,人工审核仍是主要方式,业绩指标是否满足,职称证书、设备发票是否真实等均由审批人员说了算,自由裁量权太大,滋生腐败的土壤还没有彻底铲除。
“放管服”质量方面也还有待提高。材料多、环节多、效率低,少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对企业服务态度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事难、效率低、不规范等老大难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深化系统治理,就是我们对这些突出问题发起的再次攻坚。我们只有紧盯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锤接着一锤干,一件接着一件办,才能推动资质审批更深层次问题的不断解决。”何树平说。
对症下药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建筑企业资质“阳光审批”
要如何啃下硬骨头,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突出重点,狠抓问题治理。今年将对去年系统治理开展一次“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