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真正开始建筑资质的合规化是在年左右,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也大都是5年,所以今年和明年将是我国大量建筑资质集中到期需要延续的时间。
因此,在这关键节点改革也迫在眉睫。那么新版资质与旧版相比,尤其是建造师数量要求上,都有哪些变化呢?
资质改革对建造师数量要求
我们知道,住建部一般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大概率就是改革后的正式版本。此次建筑企业资质改革相较于年版本(现行版本),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资质分类分级减少
原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调整为综合、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且施工专业承包序列从36个类别精简到现在18个类别。
二、各等级资质明确建造师数量要求
建造师由年以后的“没有要求”调整为:
①综合资质需要50位一级建造师,其中申报施工综合资质的2项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对应专业的一级注册建造师均不少于20人。
②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需10位一级建造师(部分资质对专业也做出了要求);专业承包甲级资质需要5-10位一级建造师。
③施工总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5-8位注册建造师(部分资质对技术负责人、一级建造师、专业做出要求;铁路工程乙级资质较为特殊,需求一级建造师数量为3人);专业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3-5位注册建造师,且对专业均作出明确要求。
建筑行业资质大改革对建造师的影响
一、强化个人资质管理,推动全员持证
“动态资质核查”的全面实行,证书需求由原来的事前企业需求转成事中事后,并通过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四库一平台查询核实”,证书直接和所有项目挂钩,没有证,不够证的建筑公司将接不到项目,或者无法通过“动态资质核查”,真正落实“五方主题责任制”。
二、短期内完全以建造师挂靠为目的的考证需求将大大减少,但是工程项目缺证需大量补充
取消建筑企业建造师指标的要求,短期内以纯挂靠为目的的考证需求或会减少,但企业的存活和运营需要接项目,就必须用到注册建造师证,随着企业培养熟练的工程技术和持证管理人员的压力增大,逼迫真正的无证项目经理、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考证,刚性需求再次得到释放,建造师证书含金量会更高。
三、企业会更加注重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人证合一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带证的项目经理肯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薪酬也会相应提高,真正的有能力,有资格的建造师愈加受重视。新规实施不仅不会对建造师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突出他们的作用,还会激励更多的人想加入建造师队伍,从而造成建造师考试人数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四、各等级资质明确建造师要求
建造师由年以后的“没有要求”调整为:
①综合资质需要50位一级建造师,其中申报施工综合资质的2项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对应专业的一级注册建造师均不少于20人。
②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需10位一级建造师(部分资质对专业也做出了要求);专业承包甲级资质需要5-10位一级建造师。
③施工总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5-8位注册建造师(部分资质对技术负责人、一级建造师、专业做出要求;铁路工程乙级资质较为特殊,需求一级建造师数量为3人);专业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3-5位注册建造师,且对专业均作出明确要求。
五、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1、个人:建造师需求量变大,身价上升
标准新增“技术负责人必须为一级或二级注册建造师且有工程业绩”,原来只需职称就可以,现在必须得有证书和业绩。接下来,有良好业绩的建造师含金量将大涨。
2、企业:发展空间变大,承接业务范围变广
首先,施工资质序列中,增设了施工综合资质序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施工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业务,业务范围显然增加。
其次,原先的一、二、三级资质调整为甲、乙两级资质。原先占比最大的三级资质在调整为乙级资质之后也将从中受益,这对中小企业是极大利好,有利于企业孵化和成长,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调整,一方面更能释放行业发展活力,推动全员持证,充分竞争;另一方面,个人资质和能力将更受重视,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证书需求亦会不断扩大。
建造师未来发展前景
1、国家大力推进实施大众创业创新政策
由于国家鼓励大众创业创新,一批新的建筑企业应运而生。仅凭申请建设资质就可以承接项目,企业申请资质的一个硬指标就是建筑师的数量。这增加了建造师的需求。
2、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投标承包工程。
一个建造师在一个企业不能同时承,企业要想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必须多投标接项目,多投标才能增加中标机会。此举增加了建造师的需求。而且企业建造师越多,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3、一个项目需要多证的政策可能很快实现,这里的证是指建造师注册证。
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必须持证上岗,全国有几十万家施工企业,必然会增加大量建造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大中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不得由建造师兼任,全国大部分大中型项目必然会增加很多建造师的需求。
建造师市场如今数量不是很多,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建筑企业的需求,建造师类似于商品一样,当商品越来越少反而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的话,那么建造师的价值和价格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