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楼宇向上攀登城区澎湃动力
TUhjnbcbe - 2025/2/18 18:32:00

图为航拍越秀区商务楼宇。钟涌摄

近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公示了年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评定结果,越秀区又有3栋成功入选。在年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上,越秀区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

作为老城区,越秀区一直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早在年,越秀区就启动楼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以总部楼宇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是越秀区的破局之道,也是越秀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简单协同”到“协会凝聚”,从“品牌建设”到“党建引领”,如今楼宇经济正实现全方位“融合共建”。10年间越秀区迈出了楼宇经济1.0到5.0不断创新升级的坚实步伐,有效支撑全区经济密度位居广东省第一。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

向上生长:

空间“想象”越来越丰富

海珠广场西面,拥有流线型时尚外观的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与珠江流水呼应,凭借设计感十足的外立面荣获年美国建筑大师奖建筑设计—综合体建筑(优秀奖)。

随着深交所、大丰银行、友邦保险、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等众多金融机构、世界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星寰国际商业中心办公楼入驻率已超90%,其中世界强企业和领事馆占比达到50%。

如今,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万菱广场、金汇大厦3栋亿元税收楼宇已经成为越秀区海珠广场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焦点。丽丰国际中心也已经竣工对外招商,提供办公面积达7万平方米。

海珠广场的蝶变,正是越秀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展示窗口。越秀区早就意识到面积受限的现实,如何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早在年,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环市东CBD是广州首个CBD发源地;年,越秀区成立华南地区首个致力于发展地区楼宇经济的协会,构建起楼宇、企业和政府三方沟通协作纽带,楼宇经济进入2.0版本;年,越秀区就发布全国首个按照联盟技术规范制定的星级商务楼宇评价标准,楼宇经济进入3.0版本。

随着经济密度不断增强,楼宇经济已经成为越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也是越秀区破解土地制约、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越秀区通过抓有机更新,加速新建楼宇落地见效。近5年来陆续建成富力新天地中心、丽丰中心、星寰国际商业中心、越秀国际会议中心4栋高端楼宇载体,新增近5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

另一方面,强化商务楼宇硬件提升,增加优质招商载体供给。嘉福国际大酒店华丽变身为珠实同创—环东广场,可用面积达3.3万平方米,“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改造后重新开业运营。泰恒大厦、广州外贸大厦等商务楼宇投入百万级资金对外立面、大堂等公共区域进行翻新整饬,楼宇改造焕然一新。

商务楼宇是各城市提升经济承载力和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支柱,更是观察城市经济发展成色的一扇窗口。越秀区已拥有广州市认定的等级写字楼9栋,超甲级1栋、甲级8栋。年税收过亿元的商务楼宇65栋,年税收过十亿元的总部型商务楼宇6栋,认定有星级商务楼宇35个。

高品质的商务楼宇不断向上“生长”,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可“想象”的空间越来越大。年,全区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税收超亿元,占全区比重超七成,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在年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上,越秀区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位列第九名。

企业牵手:

产业链“朋友圈”越来越完备

位于越秀区中心地段的中华广场最近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分园。中华广场是集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甲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商业大厦,也是越秀区的十亿元写字楼。

“我们医院、医院,医疗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中华国际写字楼招商负责人刘涵洁介绍,除了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分园,写字楼还挂牌了总部经济基地、黄花岗科技园分园等。

越秀区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推动一批既有楼宇转型为生命健康产业载体,着力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产业是楼宇经济发展的根本,不仅需要主动规划,更需要依靠市场的选择。如果说中华广场的新身份是政府主动引导的结果,那冠怡大厦的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广州广交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医药物流的企业,公司总部年3月搬到位于越秀区黄花岗街的冠怡大厦,14个仓库分布在全国各地。

“看中越秀区的政策和医疗资源,街道的配套服务也非常好。”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克斌介绍,因为公司目前主要做B2C的业务,陆续引入了上下游企业进驻冠怡大厦。他介绍,未来公司打算向BC一体化业务发展,医院合作,建设中央药房和公共药房,为老百姓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

企业左右“牵手”,“朋友圈”越来越大,楼宇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备。当前,越秀区正布局“一轴三带六组团”产业空间,巩固提升创新金融、生命健康、现代商贸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数字产业、文化创意、高端专业服务三大特色产业。

5月31日,广州城市建设行业“红链计划”成功启动。这是广州市首条产业党建链,将联动市、区建设部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

“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力量,能够让所有的企业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面对共同的难题,促进问题解决。”广州城市建设行业“红链计划”的首席召集人单位时代中国控股党委副书记、集团行政中心总经理黎燕明表示,产业党建链将推动实现党建工作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事实上,早在年,越秀区便逐步开始在楼宇内突出“党建”作用,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党的工作在商务楼宇内落地生根,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楼宇经济进入4.0版本。

当前,越秀区积极探索具有越秀特色的楼宇党建模式。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延伸至入驻企业员工,时代地产中心、中华广场、广东国际大厦、珠江国际大厦等各大重点楼宇纷纷成立楼宇党组织,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激发楼宇党建活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红色动力。

深挖服务:

楼宇“大社区”越来越立体

走进越华路上的珠江国际大厦,一楼大堂LED大屏幕上轮播着企业信用知识宣传片。大堂里宣传栏中公示着信用管家的联系方式和服务事项,并设有信用管家服务驿站。

长期以来,楼宇信用管理一直是业主方头疼的问题。越秀区积极探索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年,珠江国际大厦率先启动信用管家服务,在招商时就能协助楼宇利用信用这一柔性工具对企业进行资质核查、日常监管;日常也可以不定期对入驻企业开展批量“信用体检”。

“商务楼宇配备信用管家对于入驻的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招商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商务楼宇抗信用风险能力。”作为越秀区楼宇经济协会会长,广东合生越华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燕英还从楼宇的角度分析了信用管家带来的利好。

目前,越秀区已为37栋商务楼宇配备“信用管家”,实行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提供信用报告查询、信用修复指导等8项公益性服务,以及出具信用报告、信用评估等5项市场化服务。聚焦环市路、东风路沿线打造商务楼宇“信用走廊”,对入驻企业提供优先融资15项优惠扶持政策,受益企业超过1万家。

在做好空间拓展和产业链完善的基础上,越秀区不断增强商务楼宇服务触手,构建全面立体的“楼宇大社区”服务体系。信用走廊的建设正是越秀区深挖楼宇服务的生动实践。

“物理空间有天花板的,但是楼宇能突破物理空间。通过深挖服务,叠加更多的效应,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刘燕英介绍,越秀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提供各种服务,促进企业之间合作、联动和楼宇与楼宇之间的交流,既链接资源也相互赋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业,吸引同类企业聚集商务楼宇。

如今,区内各大商务楼宇创新服务,还涌现了“政务服务宣传咨询区”“楼宇信用管家”“商务服务智能管家”“地铁接驳车”等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楼宇产业主题化、特色化发展。

每年各重点商务楼宇成功引进注册资本万元以上企业占全区比重超七成,现有医药基地、教育城、国际营销总部、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中心等主题特色楼宇14栋。得益于楼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年全区实现GDP.48亿元,总量保持全市前三,经济密度位居全省第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区开始发力楼宇经济。如何持续保持楼宇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成为老城区的必答题。“楼宇要有产业培育和服务的能力,不能仅仅做物业服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和表示,只有在楼宇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才能让企业直接形成关联,进而对楼宇产生黏性。

如今,越秀区正进一步发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产业招商、政务服务、诚信信用、健康安全、文明志愿等各类元素进楼宇,提升楼宇品质化,建设“楼宇大社区”概念,实现楼宇经济发展与党建、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治理等工作融合发展,楼宇经济发展正式进入“融合共建”的5.0版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楼宇向上攀登城区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