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黑猪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及饲料加工厂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XXXX发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贵州省黔XXXX
1.1.5项目负责人
XXXX
1.1.6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00万元(土建工程为.19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00万元,土地费用为.00万元,其他费用为.34万元,预备费.4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00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7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0万元,年均净利润.85万元,年均上缴城建费及附加为77.78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为.18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6.45%,投资利税率41.2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05%,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53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00亩(XX黑猪养殖区用地面积60.00亩,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区用地面积36.00亩,饲料加工区用地面积46.00亩),总建筑面积.00平方米(XX黑猪养殖区建筑面积.00平方米,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区建筑面积.00平方米,饲料加工区建筑面积.00平方米)。项目达产年设计产能:年养殖XX黑猪10万头、年屠宰加工XXX黑猪30万头以及年加工黑猪专用饲料6万吨。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工程建设工期共计14个月。
肉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必需的主要副食品之一。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增长,引起食物消费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其最大特征就是肉类产品消费增加,十多年来,我国肉类总产量每年约以8-10%的速度在递增。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逐步影响着包括饮食理念在内的居民生活理念。在满足基本能量摄取的同时,美味、健康成为居民对食物的更高需求。尤其是健康因素,日益成为居民在选择食物时考虑的重点因素。“猪粮安天下”,我国是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我国禽畜肉类产品消费市场中,猪肉占比超60%。猪肉历来是我国居民“菜篮子”中的重要肉类产品,相比其它肉类在中国市场所占比例,猪肉的销售量永远是名列前茅。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人们对优质动物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猪肉作为主流健康型肉类消费品之一,市场份额仍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产量持续增加,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逐年增加,人们对肉类的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十四五”应该以促进畜禽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改善居民肉食消费为目标,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和肉品流通的紧密衔接,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和完善肉类食品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肉类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提升供给保障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31号)明确发展目标: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到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到年达到75%以上。并提出,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年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围绕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分级落实产能调控责任,稳定环保、贷款、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万头左右。优化屠宰企业区域布局,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生猪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丹寨黑猪是在长期的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选育是形成的地方品种,以传统的熟食喂养方式饲养。因此其肉质营养丰富,其中猪肉蛋白质含量18%-21%;氨基酸含量14.2%-16%;符合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丹寨黑猪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年12月,“XXX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评审。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丹寨黑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丹寨黑猪核心产区位于都柳江流域上游,水质清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土壤中富含硒、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农作物产量高,饲草丰富,为丹寨黑猪的养殖提供了地理和饲料条件。年以来,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之下,丹寨县通过集中饲养、农户散养等多种方式,增加黑猪出栏量,稳定市场供应。
结合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态势及宏观政策导向,产业的利好政策环境将为项目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次项目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超前规划、及时切入,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利用丹寨县黑猪资源优势、交通运输优势及价格优势,建设规模化黑猪养殖及先进的屠宰加工厂,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及黑猪专用饲料加工厂,延长效益链、增收链,促进黑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饲料加工等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本项目建成后,可推动丹寨黑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中的优势主导产业,另外,本项目在生猪的屠宰加工上,将引进先进的生猪屠宰及分割设备,采用领先的生猪屠宰工艺和技术,整个生产过程以严格控制肉品品质,并通过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使黑猪肉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安全、无公害猪肉的要求。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而且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带动当地黑猪养殖业的发展,创立丹寨黑猪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并举全公司之力,紧随市场发展,完善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各项监管;努力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前进,致力于健康食品,良心食品,打造民众品质生活,此举即是紧抓市场机遇,满足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预期将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部分节选内容,了解更多内容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