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实习记者彭海燕4月1日起,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值税率下调政策将正式实施。制造业等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将降至13%,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将降至9%,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指出,增值税率降低后企业盈利主要受企业不含税价调整的影响,而PPI主要受含税价调整的影响。
李超认为,增值税率下调后,企业在降价与盈利留存中权衡,核心取决于其议价能力。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李超分析,理论上,当增值税税率变化时,企业可以将增值税税负进行转嫁,如果税率降低,含税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盈利会有所增长。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保持含税价格不变进而行业自身完全享受减税带来的效益,这取决于行业的议价能力,或者说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随着增值税税率的下降,高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降价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PPI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行业中,仅燃气、水行业采用的是10%增值税率,本次调降为9%,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行业均适用的是16%税率降至13%。
李超分析,增值税率下调后,若企业对其下游的议价能力强,极端情况下,企业可以不降低含税价A,则计入企业收入的不含税价会随着增值税率的下调而增加,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若企业对其下游议价能力弱,企业会随着增值税率的调整同步下调含税价,则不含税价增幅相比强议价能力的情形将有所降低,极端情况下,如果企业未保留任何增值税率下调带来的盈利,全部通过降价让利给下游,对于适用16%税率的行业,不含税价A/1.16保持不变,含税价格则降低为(A/1.16)×1.13,降幅为2.59%;对于适用10%税率的行业,价格的降幅为0.91%。
李超认为,研究增值税率调整对PPI的影响,仅需区分不同行业对其下游的议价能力,价格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