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国上将共有57人,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有很多,比如萧克、陈奇涵、张宗逊、李克农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开国上将,人称独臂刀王,他是唯一一个被毛主席特批不用敬礼的开国将军,他就是成都军区首任司令,也是57个开国上将中最早离世的一个,名字叫贺炳炎。
贺炳炎将军,年,出生在湖北荆门市松滋县(今宜都市,县级市)的一个农民家庭,9岁母亲去世。之后父亲把他送到武当学习了一段时间武术。最开始学习的是剑法,但是发现用剑不带劲,就改为学习刀法。11岁那年,贺炳炎就去给地主家放牛。年少的贺炳炎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喜欢结交朋友,入伍后战友们也都喜欢他。
年春,贺炳炎和父亲一同加入了红军,成为贺龙部下的一员。从有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做到班长、排长、团长、师长甚至做到司令级别。无论什么样的刀,在他手里都能发出巨大的威力,战士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贺龙”。19岁那年,贺炳炎已经成为团长。由于年纪太小,大家又戏称他为“娃娃团长”。
年,年仅22岁的贺炳炎出任二军团红5师师长,在瓦屋塘战役中,右臂被炸的骨头全碎,在手术器械和药品都短缺的情况下,贺炳炎竟不用麻药,咬着一条毛巾完成了整个手术,成为“独臂刀王”。手术前后共用了2小时16分钟。军医感叹:“关云长刮骨疗伤尚不过如此,贺将军真乃神将也!”
左边余秋里将军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其实作为战斗指挥官的重任的指挥,但是贺炳炎因为在湖南和云南交界处的瓦屋塘战斗中身先士卒,做完截肢手术后的第6天,贺炳炎不顾医护人员的反对,竟然自己出去走路骑马,回到前线。也许是从小习武的原因,也许是有坚强的意志,常人怎能吃得消?
在雁门关战役中,贺炳炎歼灭日寇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海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有力地提振了民族精神。在年,当时的日军武器精良,国民党是节节败退,所以说雁门关大捷是极为重要的一次战役,鼓舞了士气。
年,42岁的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过着简简朴的生活,因为常年征战,贺炳炎积劳成疾,上级部门拨款给他建宿舍,但是他把钱捐给了将士。给他住房安装暖气,医院。他是唯一的准兵团上将。47岁,英年早逝,出殡那天,20多万成都人民冒雨送行,整个过程无一人离开。
贺龙元帅亲笔书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他也是最早去世的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