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晨,实在是太突然了
主持人李咏,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之后
在美国去世
看到李咏的妻子哈文发的微博
大家看到的第一眼,都不敢相信
啊???什么???
主持非常6+1和幸运52的李咏老师?
哎……是他,年生人,才50岁
说没就没了
之前连患病的消息都没怎么看到
今天看到消息,就是去世,太突然了
印象里还有李咏老师扔台词卡的样子啊!
一起来回顾下经典的“砸金蛋还是砸银蛋”
热情洋溢的开场白
以及非常6+1的经典手势......
看着看着瞬间泪崩,是童年回忆啊
是记忆里的那个李咏老师
李咏老师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
感谢了妻子和女儿和所有人
再见了,李咏老师!
也谢谢您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
李咏去世之后,妻子哈文发微博说:
永失我爱……
这短短四个字,想想都太痛苦了吧
而且李咏和哈文夫妻俩感情很好
看看李咏生前谈爱情的样子,就看得出来
是一个懂得爱的男人
李咏在一次节目中说
和哈文结婚二十多年来,矛盾从不过夜
还说:
“男人向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
李咏老师,愿您一路走好
也希望哈导和法图麦节哀顺变
附:《李咏:制造快乐的人》
(节选自年大众电影11期,作者冰桐)
生活中的李咏比主持《幸运52》时安静、深沉了许多,他甚至自称是个内向、孤独和有些孤僻的男人,但是面对记者的李咏是坦率而真诚的,他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直言不讳,毫不隐瞒,他的不世故使他不失可爱。李咏很任性,他的言谈话语、表情思想中夹杂着浓浓的孩子气。从他光洁、一点也不沧桑的脸上,我读出了一份快乐,因为他是个喜欢制造快乐的人。
我有新疆情结
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出生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当时家中已有两个姐姐,父母对于这个“本应该被计划掉的小生命”充满了喜爱之情,他一出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骄傲。这个在父母手掌心上捧大的“明珠”日后真的成为了一颗熠熠闪光的明星,他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当家主持李咏。
来自上海的父亲和来自西安的母亲,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去支边,年李咏的父母双双来到新疆乌鲁木齐落户。父亲在地方史编纂委员会从事编辑工作,母亲从前是教师,后来成为一名女企业家,现在双亲都已退休在家,做人事经理和财务主管的两个姐姐也都在新疆成家立业。家对李咏来说早成了一个遥远的驿站,那是上大学时一年才能回去一次的地方。李咏自称:“我的整个大形像父亲,局部像母亲。别人说我长得特难看,我的长相真是不敢恭维,上‘广院’时,在我们班的男生中,我排在15名就给足了我面子。”
年李咏大学毕业分到CCTV对外部,现在叫国际频道海外中心。李咏做编导时,拍专题片的主要方向是拍新疆。年拍了《看新疆》,年拍了《在新疆》,并且动用了航拍,倾注了很大精力。两个专题片都比较长,基本涵盖了新疆那两年的变化。此外他还拍过“兰新复线”(兰州到新疆的第二条铁路线),邹家华给他的片子提字“龙腾大西北”。李咏感慨道:“我害怕失败,但我必须尝试,我尽量用最新的手法拍。后来领导评价说,还不错。原铁道部长曾经跟许多人讲,说我是他认识的中央电视台最能吃苦的记者之一。那时我才20多岁,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李咏生在新疆,长在新疆,高中毕业时还没走出过乌鲁木齐。自从做上了走南闯北的电视人,他不仅走出了新疆,还飞到过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非。李咏说自己有“新疆情结”。“我是新疆一个土生土长的孩子,生活在那儿时对新疆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现在我却觉得那儿很美。”
校园――梦开始的地方
李咏与妻子哈文。
李咏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纯属偶然。高中时他跟一位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学唱歌,老师说:“这个小男孩嗓音真不错啊。”于是带医院,专门检查声带,结果是条件非常好,属于唱歌的料儿。这促使李咏高中毕业时决定报考“广院”。
当时“广院”在新疆招生6天,李咏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名考生。尽管考得很认真,但他没抱太大希望,因为一说到广播电台,他脑海中就想起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觉得那工作跟特工差不多,那个地方怎么是一般人能去的呢?“广院”招生都结束了,李咏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正准备另作打算时,中学的党委书记不好意思地通知他:“你的通知书在我这呢。”原来“广院”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寄到了校党委,老书记不明所以就随手放在公文包里,一晃就是好几天。
父母特别赞同李咏上“广院”。临行之前父亲郑重其事地跟他谈话,希望他在大学4年中重要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至于当播音员和主持人,对李咏还是陌生而遥远的事情。他那时最理想的职业是做一名记者,当时觉得记者这个词很怪,说它大不大,说它小不小,反正能干的事不少。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由父亲借开会之机专程护送到北京广播学院。
进入“广院”后,李咏发现学“说话”用不了4年,关键是你怎么说能让大家爱听。他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大量地进入别的行当。当时自己认为播音底子不错,所以就尽量多看东西。他曾经通读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并做过厚厚一本笔记,这在当时播音系的同学中是很少见的。在大学里面李咏没有那么急功近利地去表现自己,他觉得新东西太多了,就4年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由于在“广院”时非常低调,没参加过任何活动,以致毕业后很多广院人还不知有个李咏,他们问李咏是谁呀?是哪年毕业的?
头年夏天考入“广院”播音系,转年初李咏就开始谈恋爱了,女朋友是同班同学。因为花销大,得去挣钱,李咏就开始勤工俭学了。他主要给纪录片、专题片配音。那时,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有大量的资料片等着人去配音,他勇于承担了这个任务,每个月有千八百块钱的收入,相当不错。在“广院”,他是一个“单干户”,当时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上课、挣钱、恋爱。逃课时,则由女朋友负责记笔记。
从初中到大二李咏一直在画油画。大学时周末他经常住进中央工艺美院,跟认识的朋友一起上课。后来画不下去是因为没有钱了,画油画很贵,就改实用美术了。当时“广院”出了首套《中国播音学》丛书,将近20本,全部是由他做的装帧设计,当然还是为了挣钱。家里每个月寄来块钱生活费,不够花就要自己挣。后来“广院”时装队表演都来找他借衣服,李咏觉得自己算得上贵族级学生了。
大一时他的学习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毕业时成了全班第一名,还拿最高的奖学金,被评上三好学生。记得系里的一个老师说:“大多数同学都是一谈恋爱学习成绩就完了,你们俩是越谈越好,一块儿进步啊。”女朋友是个比较认真和很理性的人,她不像李咏这么情绪化,他干什么事都毛躁,她什么事都比较稳当。平时大主意都是她拿。
自我评价:内向而孤僻
在大学时李咏很孤独,也很自负。当时大学宿舍一共有5个人,4个都是班干部,人家谈的都是大事。那时候他要么去图书馆呆着,要么出去挣钱,要么去约会,因为班里的事轮不上他参与,他也全无兴趣。工作以后,李咏一年也很少与节目组聚会一次,大家各忙各的,他的任务就是完成主持这一块。他知道自己性格有时比较偏激,容易与人产生摩擦,于是就躲着点儿。
在家睡觉,看VCD,只要有饭吃,李咏在家呆几天都不烦。老婆出差前,买好几张大比萨饼放家里,他就天天看碟片。看书时,李咏会给自己营造一个特别好的环境:窗帘拉好,被子叠好,台灯拧好。至于看进去了没有,不管了,一会儿睡过去了,一会儿又起来再看。之所以喜欢一个人呆着,也是因为与好多人初次见面打过招呼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但在节目中他是当仁不让的。
虽然在台下极度内向,但生活中李咏的烦恼事并不多,但他遇事爱走脑子,所以长得偏瘦。爱钻牛角尖的他如果真理在握,别人也都得承认他正确才行,要是他错了他也较真儿,我哪儿错了你们得给我说清楚才行。李咏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早晨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今天是晴天还是阴天,如果阴天从一大早情绪就非常低落,逮什么什么烦。但在主持节目时绝不会有所表现,一进到演播室,一见光,一见亮,一见那几百号人的兴奋的脸,自己就被带动起来,经常是玩着玩着,心烦就忘了。一场节目录完之后,兴奋半天还回不过劲儿来。
“我也碰到过一些挫折,还好,运气不错,因为我的心思非常简单,只是想把事情干好。我本来就是一个孤独的人,我愿意自己呆着。我喜欢安静,喜欢在家,无论多忙、多急,下了班或干完事我第一站一定是回家。大四时我是在CCTV实习的,实习之前从没有到过那儿。我觉得这个单位好神秘呀,这么大的楼!我在这儿实习也就图个新鲜,当时想,这将来也不应该是我呆的地儿,所以我现在心态一直是很平和的。我这个人是无求无欲。”
《幸运52》开心带你玩
李咏刚进CCTV时先做记者,年底开始做专题片编导。年,程前离开《天涯共此时》,接手《正大综艺》,领导就让李咏接茬干了。年1月11日李咏开始主持《欢聚一堂》。第一次录节目非常紧张,词儿背得特溜儿,灯光打亮,低头沉默一下,他就冲上台去,走了5步,一鞠躬一抬头,大脑顿时一片空白,想的词儿全忘了,但嘴里不能停啊,就开始现场编词。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没几个镜头,问导演为什么,导演说你按本子说了吗?
当初,英国ECM公司到中国进行节目买卖,CCTV二套引进了《幸运52》这个节目后,就开始挑选主持人,据说有50多个候选人。年10月,《幸运52》正式定下李咏做主持人,他开始两边忙。后来《幸运52》突然火起来,节目上升后,他就正式调到CCTV二套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幸运52》开办的初期,只有3个导演和主持人李咏,4个人全是同学,播出时间是非黄金档时间。大家慢慢摸索,就按自己的想法办,怎么适合就怎么来。在CCTV,《幸运52》的节目状态比较“突然”,主持人状态也比较“突然”,所以,观众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