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依稀往梦思岳父作者:邹祖国(湖北宜都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公元年8月20号、农历7月初4,我的岳父-郑根本老人因肺癌、直肠癌转移,引起心力衰竭,虽经全力抢救,终无回天之力,下午2点50分,心脏停止跳动,享年71岁。
一个慈祥可亲的岳父永远地离开了我!这一刻,红花套镇内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仿佛放缓。这一刻,“宜华一级公路”川流不息的大小汽车仿佛减速。
农历年8月23日,郑根本出生于古老背的*龙寺。少年的郑根本勤奋好学,起初,发蒙于兴山寺小学,年小学毕业,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宜都六中。年,在初中会考中,考取武汉电力专科学校。在武汉求学1年,恰逢国家精兵简*,武汉电力专科学校解散,郑根本非常遗憾地离校返回当时的民强大队务农。5年后的年7月,郑根本因为在家乡务农表现突出,被推荐到古老背粮管所“以工代干”。年,转入古老背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工作7年。年,郑根本调到原蔡家冲供销社工作4年。年调到红花套区供销社业务股工作,直至年供销社体制改革、因患肺癌提前办理病退。
郑根本的一生,用4个字来概括,真真切切,恰如其分。这4个字就是:平凡搏斗。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郑根本没有当过一天领导的职务,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供销社员工。
他勇于同命运搏斗:年,18岁的郑根本失去了父亲,从此,这个家的担子落在这个还未成熟的青年人的肩上。他与母亲、妹妹一起用勤扒苦挣撑起这个家庭。
他乐于同困难搏斗:年,郑根本与曹光秀结为夫妻,年,儿子郑立新出生、年、年、年,大女儿郑立惠、二女儿郑立凤、三女儿郑立英相继来到这个普通的家庭。在50年的婚姻生活中,郑根本与曹光秀收获过喜悦,也经历过风雨,更有磕磕绊绊。从年第一次建起“土起瓦盖”的房子、因兴修“民强水库”移民二次建房子,到年小女儿郑立英在红花套镇卫生院参加工作,在将近30年的岁月里,郑根本携手老伴曹光秀,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困万难、用尽千方百计、道尽千言万语,将4个孩子一个一个拉扯长大,将4个孩子一个个“俱尽碗配”。今天,虽然4个儿女既没有达官显赫,也没有大款富豪,但4个儿女都能丰衣足食,自强不息。足以告慰郑根本在天之灵,足以安慰曹光秀老人病体之躯。
他敢于同病魔搏斗:年,58岁的郑根本检查出肺癌,同年6月,医院接受右肺切除手术。年,郑根本检查出直肠癌,同年10月,医院接受直肠改道手术。从年到年,13年间,郑根本经历重大手术2次、经历医学放疗26次、经历医学化疗29次。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岳父不轻言放弃。回答只有一个字:爱。是对生命的爱、是对老伴的爱、是对儿女的爱、是对亲人的爱、是对亲友的爱,让一位老人多次死里搏生。
郑根本的一生,与命运斗,平凡朴实;郑根本的一生,与困难斗,平凡朴实;郑根本的一生,与病魔斗,平凡朴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长辈,郑根本没有给儿女们留下什么金银财宝。他留给孩子们的,只有责任、只有勤劳、只有包容、只有爱心等不亚于金银财宝的精神食粮。有了这一份“金不换’的精神财富,4个儿女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祥和、更加安宁的小家庭生活,4个儿女一定会将这一份“金不换’的精神遗产弘扬光大!
在三个女婿中,我是第一个称呼郑根本为岳父的。从年4月开始,23年的翁婿缘分:难忘第一次见到您时,我手足无措的羞涩;23年的翁婿缘分:难忘我遇到工作困难、您那鼓励的目光;23年的翁婿缘分:难忘我经济不宽裕时、您那无私的援助。
23年的翁婿情分:您让我真切聆听你的叮咛与嘱托;23年的翁婿情分:您让我真切感受你的信任与鼓励;23年的翁婿情分:您让我真切体会你的关切与关心。
敬爱的岳父:这辈子做您的女婿,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岳父!
亲爱的岳父:我默默祈祷,在遥远的天国,您一路走好!
至爱的岳父:我轻轻祝愿,在传说的西方,您静静安息!
“以工代干”:时代语言。六七十年代时,以工人的身份参加工作,参照同级别干部待遇的表述。
“土起瓦盖”:方言。宜都农村对房屋砖木结构的一种表述。
“俱尽碗配”:方言。宜都农村对孩子们男婚女嫁的一种表述。
作者简介朗诵主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