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有这么一个段子,不知是谁的杰作,说是具备了下述特征,人就开始变老了:“一是老忘记现在的事,老回忆过去的事;二是躺着睡不着,坐着就想睡;三是看书越看越远,屙尿越屙越近。”对着这些特征一比对,我也怪不得老了,因为我已时常回忆起过往的事情,眼前也时常晃动一串串的人影……
还是让我来讲给大家听听吧!
读书,人生的最好背景。
《年轻那时候》之七:树荫下,数年轮年我从教育局调到市*协,同“一线”工作相比,*协工作要相对轻松一些,从忙到闲下陡坎,起初我还很有些不习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心理现象。我有两个同事,都在退休半年内病入沉疴,好长时间才迈过这个坎--——战胜退休综合症。话虽这么说,可要真正做到清心静心并不容易。为了提醒自己,我每换一个记事本,都要在扉页写下两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时间的洗礼,我慢慢找到了享受清闲的感觉,开始琢磨“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
宜都方言大体分两区,第二片区没有r和er,读一下“人”“二”就区分出来了。
年,我计划编一套宜都文化丛书,第一本选定为《宜都方言》。虽然是个“内图字”,但却承载了我一生对社会“最伟大的贡献”:发现了寻找宜都方言本字的路径与方法。《三峡大学学报》表示愿意刊发我的论文,上海一宜都籍博士生学位论文大量引用我的观点与例证,新版《宜都市志》再度邀我记录方言。文化丛书因故没能继续下去,直到年,国家启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组织全国性的《民俗志》编纂工作,《宜都民俗志》得以问世,还正儿八经地得了个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又多少弥补了我的一些遗憾。
*协工作的几年,无论是在专委会联络文教体卫界别,还是在办公室主持宣传,我都把事当事,恪尽本分,然后自由思考,愉悦精神。年,为迎接中央电视台《同乐五洲》走进宜都,市里准备创作一首宜都自己的歌,在网上面向全国征集到几首,都不十分成熟,宣传部便找来几个宜都本土文化人会商修改,我也在受邀之列。大家一阵神侃瞎咵,之后一致赞同集中修改网上征集来的《宜都之歌》,宣传部领导要求各人分头修改,两天交卷。我如期提供了两份修改稿,并分别做了详细说明。大约又过了个把星期,我接到通知,说经市领导审定,选中了我修改的其中一稿,并把我忝列作者之一,要求由我最终确认定稿。几经斟酌,稿子大体敲定,只是觉得“你是一棵常青树千年翠绿……我们在树荫下享祥和幸福”一句还有些不尽人意。没想到在骑着摩托车送稿的路上,我由摩托车的车轮联想到树木的年轮,猛然来了个“我们在树荫下伴年轮飞舞”的神来之笔。
北京赵普先生手书灵隐寺联句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寂寞与清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别在于个人的感觉:感觉孤独那就是寂寞,感觉自由那就是清闲。如果有人问我“时间去哪儿了?”,我会骄傲的告诉你,我考证了宜都合江亭的来历,我发现了《红楼梦》好了和尚与宜都跛足道人之间的联系,我找到了武则天诛杀薛怀义(冯小宝)是我们“宜都内人”的主意;我给潘湾梁山道观撰联,“日月弦歌,晨岚暮霭濡凡圣;天人法道,楚水巴山化古今”;给合江楼撰联,“红楼枕双江,仰观丹山鸣凤、云岭卧雪、白蝠献瑞,一城钟灵毓秀景;青史越千年,遥望翼德横矛、伯言筑城、宜山围炉,满眼文韬武略人”;我帮地税局创作诗谜,“源头无水河断流,美女台边锁眉头。任上几下风雨令,正言相告已入秋(原始凭证)。”;我建言清江小学“习智并进,术德兼修”,寄望迈上“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大目标。
《宜都二中百年华诞赋》
年,宜都二中百年校庆,学校派人邀我作赋,我深感意外。因为我离开教育多年,平日鲜有往来,又非文学大家,但数度婉拒而未果。我强索枯肠,耗时月余,方才交差。学校将我所作《宜都二中百年华诞赋》题写于校园,刊载于邮册。这份情谊,让我着实有些愧对。
不知多长时间能学会垂钓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欢迎批评,留言再看!
游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