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带草帽举止亲和,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走家串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愿将不悔的青春挥洒在农村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知农民疾苦,用兢兢业业的付出践行了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他们是放弃城市安逸生活的驻村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散落到各个贫困村落,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翟辉,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翟辉,湖北潜江人,宜都市统计局驻观音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是届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年通过人才引进招考来到宜都市统计局工作。刚来报到便接到了驻村扶贫的任务,而这一驻便是三年。三年来他严格遵守“五天四夜”的工作纪律,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年幼的儿子只能交给父母照顾,即便是儿子住院期间也依然坚守岗位。多个日日夜夜,他扎根在农村一线,深耕细作精准扶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充分展现了一名*员干部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年10月19日,满怀青春热情的他来到地处宜都与松滋交界的观音桥村。面对陌生的环境,毫无头绪的扶贫工作,他心中十分忐忑,两年的大学生村官经历帮助他很快进入了角色,融入了村两委集体。每天他拿着笔记本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制定有效的结对帮扶计划。他视群众为亲人,家长里短,事无巨细,他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渐渐的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高高瘦瘦的年轻小伙子。
一张手绘地图,一口宜都方言,是他这个外乡干部扎根农村的见证。他是外地人,初来乍到,语言不习惯,村路也不熟悉。为了能独立入户,他专门手绘了观音桥村入户地图,省去了要村干部带路的麻烦。为了拉进与群众的距离,他又主动学起了宜都方言,尽管刚开始大家拿他潜江腔与宜都调相结合的方言调侃,慢慢听着也就习惯了、亲切了。
年的一个星期一,刚抵达村委会的他,还没来的及放下行李,就被腰部的一阵剧痛疼的瘫坐在地,医院检查是肾结石,简单治疗后,第二天他准时出现在村委会,仿佛前一天生病的人不是他。
工作日尽心尽力,即使休息日,他也时刻保持待命状态,农户不管多晚给他打电话,他总能第一时间接听。家人常常埋怨他少有的休息陪伴时间“让道”给了扶贫,他总是笑着说:“群众第一时间找我,说明信任我,我的手机号就是观音桥村群众的‘热线电话’。”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他与*员干部一起到户宣传,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迈出发展产业的步子,贫困户李方元就是典型的例子。李方元是观音桥村“小有名气”的贫困户,多年前与妻子离异后回到观音桥村,住着父母遗留下的土坯房,靠着低保金勉强度日。翟辉鼓励和帮助他积极发展养殖业,引进肉牛2头、母牛1头、蜜蜂30匹,每年增加收入1万元,实现了从吃低保金的“老大难”到自给自足、发家致富的华丽转身。看着李方元家中一箱箱布满蜜蜂的蜂箱和田间吃草的老*牛,他明白只有用真心真情去给贫困户找出路,提升“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在他驻村帮扶的这几年里,全村98户人全部脱贫,完成危房改造15户,易地搬迁1户,发放小额信贷.6万元,帮助贫困户申请产业补贴7.万元,教育扶贫惠及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元。
“我就是观音桥村的一名*员干部!”为了熟悉掌握各项*策,他主动把办公桌搬到村委会大厅,还积极参与到村内大小事务,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村里的“后备干部”。
年7月,他将*组织关系转入观音桥村,带头参加村支部主题*日活动,与*员交心谈心,为村级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多方争取*策和项目,改变观音桥村面貌。在他的努力下,观音桥村组织外出考察小龙虾产业,发展稻虾养殖亩;协助村成立宜都建农生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亩集中连片发展粮油绿色种植,年产优质稻米25吨;对上争取扶贫资金80万创办观音桥村养老服务中心,可入住老人3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为观音桥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年的驻村工作,从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到三十岁的而立之年,翟辉将最好的青春留在了观音桥村,留给了脱贫攻坚工作。他热爱农村热爱基层,全心全意服务百姓,用行动践行了最美扶贫人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艾艳芳校对
曹冬妮审核
郑方芳
因为有你们我们会更好!
觉得好请点赞,松木坪人都转起来!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