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宜都ldquo家rdquo解民
TUhjnbcbe - 2021/4/27 23:16:00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302804.html

8月13日,三峡日报刊发文章《“家+”解民忧“微家”聚民心》,报道我市陆城街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原文如下●

宜都市陆城街道以*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在城区搭建46个“家+”驿站、在农村建立48个支部“微家”,将*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有效打通了服务城乡群众“最后一百米”。

8月7日,记者在陆城街道八字桥社区丹桂苑小区看到,经过近一年的整治,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与之前“脏乱差”形成鲜明对比。去年,丹桂苑小区成立“家+”驿站,由住在该小区的*员刘华牵头成立了业委会,将公共地带的菜地清理硬化后规划成停车位,争取资金对小区外立面、楼道进行整修等,“家+”驿站让小区焕发新气象。

△丹桂苑小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华和小区志愿者代表们正在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讨论和安排

“家+”驿站是以网格管理为基础的“*支部+居民小组+网格员+志愿服务+驻格警务”五岗一体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基层阵地、配强工作力量,发挥“六进”功能,即:组织建设进驿站、法治宣传进驿站、矛盾调解进驿站、文化活动进驿站、志愿服务进驿站、为民警务进驿站,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小区、街巷,乃至楼栋的每一个家庭。

绿洲新城小区以前管理混乱,大部分业主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陆城街道在此设立第五网格“家+”驿站,协助物业开展“为居民解决10件实事”活动,件件得到落实,由此拉近了业主与物业的距离,小区物业费的缴纳率达到98%。

在农村,陆城街道全面推进以落细落实村规民约为基础,以人情风专项治理和文明诚信家庭建设为重点,以村组干部、普通*员、乡贤能人三支骨干队伍为支撑的“”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因地制宜在相邻的1至2个村(居)民小组建立*支部,在*员群众中心户家中建立“微阵地”,搭建集学习、服务为一体的支部“微家”。

今年年初,陆城街道十里铺村龙山环线要扩建,涉及十几户村民的17亩土地征收,按*策只能补偿青苗费,起初村民意见较大。在支部“微家”召开的“屋场会”上,*员现身说法,讲修建龙山环线建设对村里发展、村民致富的意义,大家心中的结打开了,占地村民一一签字,龙山环线扩建得以顺利推进。

陆城街道*工委书记杨超表示,支部“微家”看似“小而散”,实则“大而强”,每位村民都能说出心里话,让大小事情摆上桌面,群众诉求能够快速得到解决,进一步凝聚了民心。

来源

三峡日报

编辑

朱玉捷

审核

章黎刘瑞

监制

陈登良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宜都ldquo家rdquo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