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诸家评说时光深处好家风宜都市清江小学
TUhjnbcbe - 2021/6/5 7:00:00

这是创刊于年8月16日的

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

总第期

故事皆老醇

娓娓数家珍

家风家训好

深远启后人

为孩子们挑选经典诵读的内容时,我找来宜都人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从中选了四五十则箴言供孩子们诵读,并一一配上注释和解读。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读得琅琅上口,嘤嘤成韵。王永彬阅前人良训,历人生情境,字字珠玑以成《围炉夜话》,是家风家训的良篇,并非读读而能解其深意啊。

年,时逢宜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之花以最热烈的方式在小城盛放。全市中小学生举办了“读《围炉夜话》、颂文明家风”故事演讲大赛,小选手以宜都清代著名学者王永彬作品《围炉夜话》经典传承为主线,用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影响他们至深的家教家风,抒发对家庭家族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我有幸聆听,并以为用故事来诠释家风,是传习经典的一种很好的载体。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有的家风,家风是无形的、潜在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相伴一生的。在《时光深处好家风》一书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家风对孩子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或是父母亲人的言传身教,或是身边模范榜样的精神感召,或是为人父母的育儿分享,这些家风故事直击心灵深处,在最朴实、普遍的案例中寻找家风传承的共鸣点。有些家风并不成文,有些随时代在改变,但种种浸渍、渲染,融化在每个家庭成员血脉之中的良好品质,终将会铺就孩子们成长的底色,孕育出更多文明和美的家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无数优秀家庭、家族的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仍被世人所津津乐道。从先秦周公的《诫伯禽书》到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还有《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都影响深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从小家到国家的一个整体,好家风,能够营造彼此信任、彼此关爱的社会环境,能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的繁荣不懈努力迎难而上。《时光深处好家风》收录的作品以家庭故事为中心,均为师生的原创,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小故事讲出大道理,每个故事都体现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宜都精神的写照,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继承与弘扬。

好家风是诚信兴家,讲信修睦的立世良方。吴于子恒同学的爸爸告诫孩子:“失去诚信,如朽木无人喜爱,如乞丐一无所有”,讲述了生活中父亲厉行诚信家风的两个故事,让孩子决定做诚信家风的接班人;《小店故事》里的小店诚信经营,不唯利是图,不大却和睦一方,开成道德高尚的大店;宜都市诚实守信模范邹宜林、张玉英对“信”坚守几十年,赢得一生好口碑的故事,读罢都能让人在心头久久回荡,无尽回味。

好家风是孝心传家,回报亲恩的人间大德。李德芹孝心敬公婆,以身教儿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尽孝的付出与牺牲,责任与担当。在故事中,我们不难读出,父母对长辈的态度就是孩子最好的镜子,能从生活的细节,从一言一行,一粥一饭,引导孩子知孝、明孝、行孝,回报亲人养育之恩,传承孝顺美德。

好家风是和谐爱家,相敬如宾的长情守候。王勐巧和父亲无言的爱,方刘国庆的妈妈刘兰芝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对家庭表现出的善与责,勤与坚,罗长姐对儿子的不离不弃,还有父亲为母亲吹头发的样子,故事中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不因贫穷,不分贵贱,都是那么和谐友爱,传递着最质朴的家庭美德。

好家风是勤俭持家,谨守本真的治家哲学。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勤俭是持家的智慧,在物质发达的今天,勤俭是防止物欲的砥柱。曾国藩告诫儿子“尚勤俭劳苦,戒骄奢倦怠”,居庙堂之高仍谨守本真,以勤俭家风传世。本书故事中爷爷奶奶们的辛勤劳作,父母们的节衣缩食,传递的正是俭以养德的好风尚。

好家风是奉献他人,淡泊名利的崇高风范。外公大山深处觅草药,剃头爷爷很敬业,“抠门”父亲送种子,*员爷爷与孤寡老人结对子,银行父子廉洁守忠诚,红马甲志愿者乐助人。读他们的故事,能感受每一个家庭奉献者们不为名利,胸有正气的高尚情怀。

故事作品文笔略显稚嫩,但用情至深。读完每篇故事,后面都附有名师所作的精彩点评,站位高,起笔远。或指点文笔,或梳理故事创作结构手法,或品评行文风格,或论说选材立意,或挖掘引申故事背后的意义。寥寥数语,珍如馔玉,读来清新扑鼻,启人深思。

《时光深处好家风》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强烈的现实观照,从一个个家庭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中国家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人文魅力,指引人们从故事里品味家风,在人生中践行美德。

年1月

魏清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家评说时光深处好家风宜都市清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