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
这一年的关键词太多
有勇气有韧劲有考验也有担当
我们见证了太多不凡也记录了无数平凡
疫情之下
平凡人的悲欢被无限放大
门户里的柴米油盐也格外扣人心弦
在华夏
数万个人的故事里有数万种感动
有人潜心立德树人
立足教学深耕科研
有人身披红色马甲扎根一线
用自己的坚守唤醒座座沉寂的城市
有人带着关切与思考勇立潮头
在创新创业中与时代同进退
有人选择考研深造
从书本和远方中获取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在星光熠熠的赛场上发问
等待努力给予他最完美的回答
他们或许是讲台上你再熟悉不过的老师
或许是路上与你擦肩而过的某位同学
又或许他们就在你身边
时代奔流不息而时代之印记长青
他们用十四亿分之一的光
照亮华夏照亮你我
“华夏年度人物”投票活动正式开始
快来为你心目中最能代表“华夏精神”的
个人或团队投票吧
01
产学研团队
科研部
团队立志于探索产教融合科研新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教研水平。至今为止,共扶持成立26个产学研名师工作室,共有教师余人,学生余人,并与众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建立了深入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年11月,团队与当代梦工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签约共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产学研实践基地。
02
潘梽橼
科研部
疫情防控期间,他坚守我校康复驿站及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以校为家,为治愈康复市民提供贴心周到服务;教学工作中,他开展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评价满意度高;科研道路上,他带领产学研团队对内挖掘各学院产学研工作方向,对外接洽企业,与众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深入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03
刘桂艳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工作始终,获湖北省专业技能大赛优秀教练、抗疫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员等荣誉称号。疫情期间,她作为青年*员主动下沉,86天全勤参与志愿工作。年,她申请省级教研项目1项,签订横向课题1项,撰写科学研究报告1篇,将成果转化为产学研项目1项,项目总经费14万元,公开发表北大核心1篇,教学研究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
04
张高博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疫情期间,他高质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将思*元素、实际国情与课程重点紧密结合,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他积极投身科研,年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身份投稿两篇SCI文章,并积极申报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招生期间,他化身“网红”主播,专升本录取人数远超预期。此外,他主动承担学院各项事务,身兼多职,充分展现了青年骨干教师的使命与职责。
05
潘薇
体育学院
疫情期间,她“停课不停教”,主动担起线上公共体育课健身技术运动创作编写的重担,积极创新线上体育教学模式,率先采用录制教学视频与直播并行的课堂模式,亲力亲为完成教学视频制作,带领学生们利用室内健身运动抗击新冠肺炎,丰富学生的宅家学习生活,获评线上教学优秀教师。她孝老爱亲,疫情期间寸步不离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用坚强化解内心的焦虑与压力。
06
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团队
体育学院
团队由体育管理、体育营销、运动康复、运动训练、户外运动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重视实践育人,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内资源,成立了包括湖北省民办高校足球俱乐部等多个实践育人平台,并先后承办了湖北省第五届省直机关足球超级甲级联赛等重量级赛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获本专科创业实践组唯一金奖一项,铜奖一项,实现突破性进展。
07
覃兆新
综合保障部
(左二)
他组织编写《新冠肺炎疫情个人防控手册》,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引导全校师生科学防护,组建9支疫情防控义务宣讲队进公寓向学生宣传防疫知识。为应对师生复学返岗,他多日以校为家,编写应急处置预案、医学观察暂行办法、消*管理规定等多套应对方案,组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08
叶志强
综合保障部
疫情爆发以来,他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主动请缨逆行,承担防疫值班任务,舍小家,为大家,破除万难为教职工协调车辆运送救命药物及防护装备,为滞留学生送去防疫物资,为在校教职工团购生活物资,体现学校人文关怀。为杜绝校园安全隐患,他亲自带领团队24小时不间断巡查,安装测温灭菌设备、人脸体温检测仪等,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