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三游洞风景区研学基地记宜都市枝城
TUhjnbcbe - 2021/8/19 12:1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宜都于公元前年设县制,名为夷道。公元年,刘备设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之称,是一代宗师杨守敬、清代学者王永彬、开国上将贺炳炎的故乡。

开营仪式

年5月10日--12日,宜都市枝城中学、红花套中学、杨守敬中学的同学们来到了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三游洞风景区研学基地进行研学旅行。伴随着三游洞研学基地刘老师的整队口令“稍息、立正、向中看齐···”,同学们的研学之旅拉开了序幕。站在三游洞景区的“刘封城遗址”上,高呼着“观西陵美景,听峡江涛声,探三游名洞,品翰墨神韵,传千年人脉,沐巴楚雄风,研学三游洞,人中真龙凤!”的研学口号,至此同学们的研学之旅正式开始。

全线巡游

摩崖石刻说春秋

亭台楼阁讲故事

“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此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著的《三游洞序》。公元年,白居易与弟弟白行简携家眷从今江西九江调任今四川忠州,由水路溯江而上,途经今宜昌市,在此巧遇好友元稹,也由今四川达州调任今河南灵宝县,三人同游此洞,并为其命名,人称“前三游”。伴着古人先贤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足迹,同学们开启了三游洞的历史大门,在这里聆听历史名人的故事。寻觅让大文豪欧阳修至此而喜的“至喜亭”;探寻当年张飞操练水*的“擂鼓台”;欣赏为纪念*庭坚而修筑的“山谷亭”;眺望被誉为宋代“峡州三胜”之一的“楚塞楼”;凝视那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摩崖石刻”。

杨守敬中学

枝城中学

诗词赏析

楚塞楼上观日月

三游洞里敬先贤

昔年有仙客,携手过嵌岩。

去我岁已白,游人忽复三。

同学们在楚塞楼上听雷老师讲述“前三游”、“后三游”的典故,用诗词来解说三游洞的前世今生,了解那些星耀长空的历史名人。着古装,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诵诗舞诗唱诗,体验诗歌特有的韵律感。

红花套中学

杨守敬中学

古代*事

西陵峡口闻战鼓

古*垒上觅硝烟

古*垒修筑于东汉晚期并沿用到南北朝时期,古人称此为“险隘之地,如郑之虎牢,秦之函关”。南北长10余米,东西宽约9米,高约3米,形若倒置的升斗,是峡口地区唯一的古代*事遗迹。同学们在这个*事遗址里听老师讲述和它有关的战争事迹,了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学习古代的*事排兵布阵,并亲身体验了一次古代*士将领的攻守之道。

枝城中学

红花套中学

印章拓片

印章园里拜大师

楚塞楼下学拓片

宏文旧物印章在,开元小纂朱犹鲜。

同学们来到印章石园,在印章课杨老师的讲述下,聆听印章史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观印章石园,去感受吴作人印章背后他挥毫泼墨的气势;关山月画就“江山如此多娇”时的豪迈。

枝城中学

杨守敬中学

拓片是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艺术,是用宣纸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和图案复制下来的一种技能。在拓片课堂上,同学们在覃老师的讲述中明白拓片就像是学习古人的印刷术,凹面和凸面的操作方法也有不同,在他的指导下,同学们互相配合,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拓片作品。

枝城中学

杨守敬中学

合影

研有所得,学有所获。这山川之美、灵秀之韵,终会如摩崖石刻般刻画在记忆之中。今日之少年,或许就是明日之栋梁。

枝城中学

红花套中学

杨守敬中学

文字/编辑蔡玉丹

图片全体研学导师

审核雷达何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游洞风景区研学基地记宜都市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