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这些县市区被湖北省点名,建设跨市协作区,
TUhjnbcbe - 2022/4/8 13:16:00

推动县域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建立市县产业协作联动机制,支持城市群核心区与周边县(市)合理布局配套产业项目、协作企业,支持相关县(市)找准定位、积极争位,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夯实支撑湖北高质量发展北部列阵的基础。支持共建一批跨区域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骨干工程,促进基础设施共联,完善交通设施“硬联接”。

支持枣阳市、谷城县、曾都区、丹江口市等地积极对接联通孝感市、武汉市,提升产业协同水平,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以汉十、麻竹、沿汉江城镇发展轴为依托,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和产城融合,以线带面推动城镇密集区域组团发展,加快建设“襄宜南”宜居生活和都市休闲组团、“丹河谷”综合产业集聚和生活服务中心组团、“竹房神保”城乡融合发展组团、“随枣”一体化发展组团,打造协同发展共进示范样板。

推动县域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支持相关县(市)发挥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磷硒矿产等资源富集优势,做强特色,参与打造城市群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提升湖北高质量发展南部列阵发展能级。加密宜荆荆恩铁路网、优化高速公路网络、打造高等级航道网、构建区域公交网络,加快推动交通网络跨市州延伸覆盖毗邻县(市),打造区域“一小时交通圈”。实施“一县一品”“一业一品”行动,提升县(市)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能级,服务和融入城市群重要产业基地及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

以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纽带,主动探索合作路径,支持宜都市、枝江市和松滋市跨江协作,共同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推动当阳市、荆州区、沙洋县和漳河新区共建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支持山区县(市)发展“飞地经济”。抓住宜昌市加快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荆州市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恩施高新区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机遇,推动周边县域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宜昌综合保税区、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推动县域高质量对外开放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县市区被湖北省点名,建设跨市协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