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雨
农历三月二十
谷雨时节,雨生百谷
4月20日,中洲山村*支部联合区交通运输局机关*支部,组织驻村工作队、*员、村民代表、妇联执委,并邀请分乡镇组织办工作人员、企业代表共37人,赴宜都市五眼泉镇开展*员春训暨四月主题*日活动。
我们先是前往位于宜都市五眼泉镇拖溪村的胡敌纪念馆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史教育。抵达后,大家下车步入文化广场,迎面看见胡敌烈士的雕像高高耸立在广场正中,所有人肃然起敬,列队在烈士雕像前默哀,并重温入*誓词,表达对*的忠诚,对烈士的敬仰。随后,我们跟着讲解员步入烈士纪念馆参观,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革命先烈牺牲小我,成就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大家认真聆听讲解,观看文字图片,感受战斗的血雨腥风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紧接着,我们沿着五眼泉镇“两溪两桥”旅游环线,依次参观了望佛桥村廊桥文化广场、宜都一中抗战旧址、丑溪农耕文化馆等景观。据讲解人员介绍,五眼泉镇弭水桥村、拖溪村、望佛桥村地域相邻,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五眼泉镇将三个村的旅游资源整合,成立“两溪两桥”旅游区*委,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将连片区域的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抱团发展,完成了“两溪两桥”旅游环线建设。
最后,我们来到弭水桥村村委会,在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听村书记刘大卫分享“磁铁支部”的核心内涵以及“刘大卫工作法”的成功经验。弭水桥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无人问事、无人管事、无人做事的“三类村”,村内无产业、致富无门路,会开不拢、事办不成。而现在的弭水桥村后进变先进、贫穷变富裕,村民们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生活日渐富足,村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对照先进,反思自身差距,拿出改变自身面貌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定持续作战、久久为功的意志。吸收学习到的发展思路和乡村振兴套路,思考全面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迅速行动起来,走出符合中洲山村情的乡村振兴道路。
本地民间谚语(五)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是谷不是谷伏天都要出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
云朝东刮大风
云朝西放牛娃子披蓑衣
云朝南雨成团
云朝北雨没得
END
编辑:余治兵李玲审核:李宏枚付高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