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重磅名单宜都三处入选正式实施宜都
TUhjnbcbe - 2022/6/1 14:43:00
#今日头条01重磅名单!宜昌15处遗址入选

1月21日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选名单

正式发布

宜昌市15个遗址成功入选

在全省地市州中

入选数量排在荆州市之后

为全省第二

宜昌市入选的15个遗址分别是

宜昌长阳人遗址

宜昌白庙遗址

宜昌杨家湾遗址

宜昌中堡岛遗址

宜都城背溪遗址

宜都红花套遗址

宜都石板巷子遗址

枝江关庙山遗址

秭归朝天嘴遗址

秭归柳林溪遗址

长阳桅杆坪遗址

宜昌万福垴遗址

当阳季家湖城址

当阳赵家湖墓地

长阳香炉石遗址

本次宜昌市入选项目多经过省级以上考古机构进行过科学发掘工作,其资料分别以发掘简报或专著形式公开发表,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时间跨度长,研究价值高,影响深远。

展示了宜昌地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呈现了宜昌地区史前至先秦时期文化发展谱系基本脉络,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建构形成历程中的宜昌考古贡献。

宜昌长阳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时代距今19.5万年前,属旧石器时期晚期智人。遗址类型为洞穴遗址。

长阳人遗址是长江以南及其相同的动物群中第一次发现。长阳人及其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为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增加了新的种属,给人类本身的分布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长阳人”的问世,说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河流域一样,也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

宜昌白庙遗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三组长江边二级台地,东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庙6公里,北临长江,南依*牛山,海拔高程81米,面积约平方米。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队调查发现。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三峡工作站组织考古队重点勘探、发掘了白庙遗址。

白庙遗址是三峡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三峡地区夏商前后的文化面貌、性质及谱系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宜昌杨家湾遗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二组长江边台地,海拔高程82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年调查发现,年、年、-年进行多次发掘。

该遗址堆积厚,时代跨度长,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以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为主。该遗址发现的大量遗迹和出土的各类型遗物丰富了大溪文化的内涵,为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字的起源、发展、长江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宜昌中堡岛遗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原中堡村江中岛上,海拔高程91米,面积5万多平方米。年由长江水库考古队调查发现。目前该遗址所在地的江中岛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就是三峡大坝坝址。

年、—年、年三次进行发掘,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为研究三峡地区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被考古学界公认为一座“考古的宝岛”。

宜都城背溪遗址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五组的长江边二级台地上,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城背溪文化的命名遗址。该遗址为年配合葛洲坝工程修建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年、年由北京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两次联合发掘。年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将以该遗址为代表出土的文化类型命名为城背溪文化,时代距今年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城背溪遗址所代表的城背溪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之一,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的缺环。现已纳入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项目库。

红花套遗址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长江右岸,东临长江,南靠清江纸业有限公司,西接荆门山大道,北邻宜红茶叶有限公司,为长江右岸的一级台地。遗址南北长米,东西宽70米,核心区面积25亩,文化层厚1.5米,年至年共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

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大溪文化中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早中期的房址、作坊、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其中尤其以石器数量多、器型丰富,种类齐全而被学界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名单宜都三处入选正式实施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