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按照“乡村道路养护专业化,通组道路养护群众化,路长巡查常态化,考核考评刚性化”的“四化同步,巡养结合”的方式,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工作,致力于“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实现简而不陋、旧而不破、野而不荒的农村公路养护愿景。
一是落实层次化管养。县道委托宜都市公路建养中心,依托于专业化养护站,实行高标准养护,引领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乡村道通过*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专业化养护生产公司,由各养护站对点指导,提升乡村道养护水平。通组道路采取群众化养护方式,通过公益性岗位、分段承包等形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家门口就业。
二是做实常态化巡查。按照“总路长半年巡、乡路长季度巡、监管员月度巡、村路长每周巡”的巡查模式,实现路长常态化巡查。同时,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巡查工作,作为路长巡查的重要补充,做到“回家人”巡查“回家路”,“路边户”巡查“家边路”,切实反应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与通行质量。
三是夯实刚性化考核。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纳入对各乡镇**一把手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交通运输部门按照“一月一抽查、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年终一总评”的“四个一”考核方式考核通报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并将考核结果与养护经费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同时,将市长热线、阳光信访等渠道反应农村公路养护热点问题纳入考核范畴,作为养护质量考核及奖惩的依据。
自宜都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以来,农村公路养护效果显著提高,养护问题整改快速高效,镇村两级“日常少人管,临检突击扫”的现象得到遏制,逐渐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公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