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养老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环节。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是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灵石县始终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本着“*府托底、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发展思路,通过规范和保障各类养老机构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居家和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符合灵石实情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日前,记者通过走访,对灵石县域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解。
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老人的第二个家
日前,记者来到夏门镇夏门村日间照料中心,时值中午,附近的老人们三两结伴来到这里,各自从柜子里拿出碗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说笑一边等待开饭。
夏门村日间照料中心内正在吃饭的老人们“人来齐了吗,来齐了咱们就开饭了,今天咱们吃烙饼。”清点人数后,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将饭端到桌上,老人们开始“大快朵颐”。
“自从村里有了日间照料中心以后,我就天天来吃饭,这里的饭特别好,厨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基本上一星期都不做重样饭。”今年70岁的夏门村老人尤玉香告诉记者,因为儿女都在外工作,一直是自己在家做饭,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做饭越来越吃力,现在每天来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不仅能免费吃到可口的饭菜,还能和附近的老人们一起聊天,也不觉得孤独了,这里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夏门村村*支部书记梁家斌介绍,夏门村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以后,年满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免费就餐,目前有40余位老人每天前来就餐,为了保证老人们的就餐质量,村“两委”抽调专门人员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管理,每周根据老人们的建议制订食谱,还会不定时为老人们提供应季水果,确保在这里就餐的老人吃得饱、吃得好。
“非常感谢县委、县*府和县民*局的支持,帮助我们把日间照料中心这项民生工程搞起来,让老人们有了一个既能吃饭又能娱乐的场所,作为村里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们每天开开心心,心里非常高兴。”梁家斌说。
“来来来,吃完了咱们再‘杀’一盘象棋,今天我一定能赢你。”午饭结束,老人们收拾好各自的碗筷,有的结伴回家,有的留下来和老伙伴们下象棋、打扑克……
养老机构成为老人晚年的好去处
灵石县中诚康复疗养院位于翠峰镇苗旺村,据了解,目前有50多位老人在这里养老,该疗养院在医疗保健、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文化娱乐方面,处处都为老人提供着最贴心的服务,在这里生活的老人们不仅得到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更获得了精神上的一种安慰。
中诚康复疗养院工作人员搀扶老人出门遛记者来到这里时,工作人员正在对老人们的住所进行全方位清扫,疗养院护理员赵清娥告诉记者,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老人们进行一次清扫,确保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干净、整洁。
在工作间隙,赵清娥向记者介绍她每天的工作流程,每天早上8时开始上班,为老人量血压、督促老人服药、喝水、吃饭……而老人们每天的常态便是打麻将、打扑克、看书看报、晒晒太阳、唠家常,赶上节假日,还能观看工作人员或者来敬老的志愿者们表演的文艺节目,有老人过生日大家还一起为他们庆生。
工作人员为正在午睡的老人盖被子“有很多老人刚来时并不情愿,但居住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赵清娥向记者介绍,91岁的赵振华老人是夏门煤矿的一名退休职工,由于家中的儿女也已经年近70岁,他的生活起居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赵振华老人刚开始对入住疗养院有很大的排斥心理,由于家人的一再坚持才同意来到中诚康复疗养院,体验数月后,他才意识到,来到这里不是养老,而是来疗养、保健身心。目前,赵振华已经在疗养院入住了3年,为了感谢疗养院对他的悉心照料,他还特意交代家人为疗养院送来锦旗。
中诚康复疗养院医护人员为老人检查身体“我对疗养院非常满意,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服务得特别周到,我的孩子们也放心我住在这里,我现在经常向和我一样的老人推荐来这里养老。”赵振华说。
中诚康复疗养院院长郭源说:“我们这里的服务宗旨就是照顾好每一位老人,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亲人来看待,能让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
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14个养老院,在硬件上均设置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医疗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和餐厅,科学、完善、优质、舒适的养老设备,为全县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提供了极大便利,真正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晚年的小康生活。
养老*策为老人提供有力保障
在东城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通宇社区记者看到,温秀娥老人正在办理申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手续,她向记者介绍,只要年满75周岁的老人,就可凭身份证到社区办理申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
工作人员为老人办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温秀娥说:“自己本身没有退休工资,平时都是靠着儿女资助维持日常开销,现在有了高龄补贴,就能自己贴补家用,得感谢*府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老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领取到一定的补助。为了方便办理,除初次办理需要现场办理以外,以后每年只需要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即可领取,有些不方便办理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也会上门为其办理,确保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不落一人。
“我们老人不仅有补贴,还能享受到很多养老*策呢。现在的社会,对我们老年人真是太好了。”温秀娥说,“慢性病直补”解决了她看病吃药的大问题,免费的老年公交卡让她不花一分钱就能坐上公交车,“银龄御险”惠老让她有了遭遇意外时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素质的普遍提升,人们尊老、敬老的意识越来越强,不仅自己的儿孙对自己百般爱护,出门坐公交有人让座、过马路有人搀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人帮助,即便独自一人出门也觉得心里踏实。
(许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