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滨州公用聚焦产业发展当好城市管家
TUhjnbcbe - 2022/12/26 21:15:00

滨州市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自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探索构建“1+6+N”工作机制,各业务板块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工作成效显著。截至三季度末,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2%;利润总额万元,同比增长%;净资产27.4亿元,较年增长24.5%。

突出“*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治原则,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从严治*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职责,积极开展“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全体干部职工扛牢使命、争先向前。

创建“品质滨州·城市管家”*建品牌,实施“六项工程十二项行动”,分别从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人才发展制约因素、突破创新和管理机制、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加强作风和廉*建设等方面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深入社区、学校开展“访民问暖”“公交服务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公交驾驶技能大赛”“燃气行业技能竞赛”“供热知识竞赛”等系列企业文化活动,积极参加首届职工运动会,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过程*建”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结合,坚持工作中找问题、*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确保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偏离、不走样。

突出“强基”发展,狠抓公司能力提升

壮大国有资本实力。以滨州市推进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管理服务一体化改革为契机,整合全市涉水资源资产,打造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水务产业集群,构建“原水-供水-排水-污水-节水”的全产业链条、全过程管理的大水务格局。以股权为纽带,利用管理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整合全市天然气输配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积极推动对*河以北输配气控股、参股公司的混改整合工作。依托现有垃圾转运、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整合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市*污泥等业务,探索建设滨州生态静脉产业园项目,做强做大环保产业。

大力拓展实体经营。投资万元建设完成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既减轻*府投入压力,又增加公司经营收入;合资成立门窗加工厂,盘活公司闲置土地厂房,在满足自身建设项目需求的同时,积极对外拓展市场;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引进河北气源入境,增强滨州多市气源保障能力;与充电桩头部企业青岛特来电公司合资合作推动智能充电网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

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市*公司新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水利工程新增市*公用工程贰级资质,获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施工类A级;金至咨询公司新增市*公用工程监理乙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监理乙级资质;诚信检测公司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增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资质,公司业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突出“规范”管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组织架构。完成7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革,2家热力公司顺利合并重组,清理退出空壳公司5家,圆满完成集团重组任务。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热力公司、五海自来水公司、公共汽车公司共裁撤科室30个,压缩管理人员52名,管理人员减少39%,人员向一线倾斜。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各项管理制度42项,严格落实*委前置及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逐步形成了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管理体系。建立外聘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逐步构建全面、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新增中高级以上职称人、二级建造师72人、一级建造师29人、一级造价师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监理工程师12人,缓解了专技人才不足的问题。

突出“业绩”导向,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强化市场意识抓经营。市*工程公司、水利工程公司承揽合同金额19.03亿元、1.05亿元,分别是集团成立之初的8.8倍、12.1倍;环海管输公司燃气代输量完成2.7亿方,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水利监理、水利工程业务跨省出市,金至咨询公司积极推进“双百战略”,成功开拓淄博、青岛、聊城、河南等市场;水利工程公司在东营、日照、菏泽等地成功中标多个高标准农田、土地复垦项目。推动业务延伸发展,热力公司利用自身管理优势,与惠民乐安热力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提供供热技术输出,共享节能降耗收益;金至咨询公司依托水利监理业务,逐步拓展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业务,构建工程建设领域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

强化激励约束抓考核。年以来,集团公司先后在二级企业及一级企业经理层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与经理层签订《聘用合同》及《经营业绩责任书》,明确约定对经理层开展年度和任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刚性兑现薪酬和实施聘任(或解聘)。在环海燃气公司、公共汽车公司、净洁公司试点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进三项制度抓改革。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集团组建以来,11家权属公司均开展了竞聘双选,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达%。有序推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人数占比已达到8.98%。

突出“引保”作用,全面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开源增收、降本节支、提质增效”活动,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稳步推动融资工作。3年累计融资28.02亿元,其中取得地方*府专项债券10.89亿元、银行贷款10.93亿元、融资租赁6.2亿元,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强化资金归集管理。科学合理调配闲置资金,共归集并调配各权属公司资金70余次合计21.26亿元,支持了集团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及市内其他国企发展。

开展往来账款清理工作。全面梳理各权属公司往来款项存在的问题,制定清理方案,加大清缴力度,共清理资金1.7亿元,维护了公司利益。

突出“公用”特点,提升民生服务质量

供热方面,连续安全运行18个采暖季天,全面提供“一站式供热服务”。供水方面,水质提升工程成效明显,供水色度从10度降低到5度以内,微生物菌落总数下降50%。供气方面,市城区LNG调峰储备站项目投入运营,确保沧淄线停供3天的天然气保障。公交方面,全面落实年满60周岁老人、退役*人、现役*人可凭相关证件免费乘车优惠*策,开通北镇中学、滨州一中两所学校25条“校园公交专线”,取消老年卡、爱心卡年审业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的办事便利。

(供稿:滨州公用事业集团)

1
查看完整版本: 滨州公用聚焦产业发展当好城市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