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框架的变化:
1、工程勘察资质由原来综合一项、专业十项、劳务两项,变革为综合一项(不分等级)、专业三项(分甲、乙级)。
2、工程设计资质由原来综合一项、行业二十一项、专业一百五十一项、事务所三项、专项八项资质,变革为综合一项(不分等级),行业十四项、专业六十七项、事务所三项(不分等级)。
3、施工资质原特级资质十项、总包十二项、专包三十六项,变革为综合资质一项(不分等级)、总包十三项(增加民航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甲、乙级)、专包十八项(分甲级、乙级,通用专业、混凝土、模板脚手架资质不分等级)。
劳务资质调整为专业作业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不分等级。专业作业11种作业类型,每个企业只能选择不多于2种作业类型进行备案。
4、工程监理资质,由原来的综合资质一项、专业资质十四项、事务所资质一项,变革为综合资质一项(不分等级)、专业资质十项(分甲、乙级)。
浅说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改革的变化今天叮叮企服主要说下施工资质的改革变化
一、施工资质类别的精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一版中,拟定建筑施工企业特级资质10项、总承包12项、专业承包60项、劳务分包13项.
2)建设部年1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拟定建筑施工企业特级资质10项、总承包12项、专业承包36项、劳务资质合并为1项。
3)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拟定建筑施工企业综合资质1项、总包13项、专包18项、专业作业11种作业类型。
资质缩减是减轻了企业申报资质数量的繁庸、但并没有降低企业申办资质的门槛。
浅说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改革的变化二、新申办资质人员配备的要求:
年以前新办资质要求项目经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年后新办资质要求建造师、工程师、岗位证书、技术工人。
年7月后最新资质要求建造师、工程师。
人员类别有所增加,而且人员考核标注提升。(下面我们来对比下人员考核标准的差异)
(1)年前:
●项目经理可以是临时建造师、小型项目经理(带业绩即可),不一定必须是注册建造师。
●工程师不要求细化专业,工程序列即可。
●助理工程师,相应数量提供到位即可。
●社保考核标准不健全,社保系统不联网。
●技术负责人业绩考核标准不健全,业绩系统不联网
(2)年后:
●建造师必须是经过国家统考的取得建造师职业资格的,才具有注册的资格。
年后建造师报名标准和现场审核标准提升,大大减少了建造师的报名成功率,建造师价格水涨船高。
●工程师要求必须河南职称网可查证书、毕业证必须学信网可查,要求专业细化,很多之前不接触的小专业,例如暖通、结构、化工、机械、电力等被广泛需求,然而人才证书是有限的。
年开始很建筑企业企业参加工程师评审大*,想通过自有人员,来完备资质里的人员配备,但企业的人才和企业实力都不具备,工程师评审通过率当然就非常低。从年起工程师也实行系统报名,核查社保、核查毕业证原件等,工程师能按要求成功报名的也越来越少。
●岗位证书,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大员、十大员,在年、年办资质的企业应该还记的,到处找人员,找年龄符合的、会涂答题卡的、能配合出场的、能在企业买上社保的人员,扯上了七大姑八大姨集中到考场,参加考试。着实是为难了一批农民工兄弟。直到18年底不要求岗位证书了。
●技术工人证书,除了岗位证书人员,还有技术工人从最开始的配合走下流程即可出证,到现在必须去培训中心出场考试,才能发证。技术工人人从哪来,又是一通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的拉扯,凑齐了人去考试。
年前后的资质改革,可见国家在提升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上的决心,决心打造一支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的建筑工人团队。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也通过多种方式打压行业挂靠,省内社保联网、禁用外省职称证、吊销挂靠建造师的执业资格、拉黑挂靠企业,确实是规范了一部分有实力的建筑企业,也有一小部分企业敏锐的打着擦边球取得了建筑企业资质,但还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是觉察不到*策的方向。
浅说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改革的变化(3)年7月以后:
想必这两天大家都看到了年7月将要实施的新资质标准,新办资质只要求建造师和工程师,在数量上建造师的人数确实有减少,但工程师的人数都是有增无减,但这都不是关键问题所在。重要的来了:
●“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下列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工程质量合格。”
对,你没有看错,新办资质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的业绩不是不好核查吗?建造师和企业不是都想打挂靠的擦边球吗?
没关系,建造师的业绩必须是建筑一体化平台上可查的,且完成的业绩单项标准是需要满足原建筑企业三级资质承担范围的业绩。
那么就意味着人才新考取的证书,已不能满足新办资质的标准要求了。新执业人员必须拿着证上岗,从事这个行业。
杜绝挂靠,为了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处可以点个赞。
关于新办资质这块我就不多说了,人员类别是少了,但是考核标准确大大提升了。还没有申办资质,又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建筑企业,看这最后三个月还能不能乘上顺丰车吧。
从简单人员数量配备到人员需网查、社保查系统、人员业绩核查,标准在一步步提升。不管建筑行业*策怎么变,但可以明确的是弄虚作假的人员挂靠、不实实在在做业绩的建筑将慢慢被消亡。
三、改革先后后升级资质有哪些变化呢?
●年搭建建筑工程一体化平台,房建和市*资质升级,必须要求资料入库,从最初的简单录如合同、中标、验收资料,到后来的需要录入项目批文、施工许可证、图审资料、土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业绩不是你想录就能录进去的了。
年初建筑资质和市*资质实行承诺制,看着是企业承诺即可,但年和年期间百分之八十报上的企业,均以承诺审批后,现场核查不通过而告终。
其他类别的资质也因建筑和市*资质的核查力度、审批缓慢。
年下半年,河南所有总承包的审批都实行承诺制。
从年初实施承诺制,申报建筑总包升级的企业少之又少,没有企业敢拿上自己已有的资质去*。
近两年虽然总承包升级的企业少,但专业承包升级的客户热度依然不减。专业承包依然实行审批制,企业按要求标准提供了相应业绩即可,对于业绩核查这步都未涉及。
●专业承包资质升级的春天还有多远?
年7月份后不管是总承包升级还是专业承包升级均要求企业近3年上缴建筑业增值税在XXX万元以上。
增值税发票这可是实实在在得标准,从此以后专业承包升级业绩也有了刚性得核查标准了。
四、劳务资质,是施工环节和企业内部操作里边很重要得一个资质,新标准劳务资质改为专业作业资质分为11种作业类型;木工作业、砌筑作业、抹灰作业、石制作作业、油漆作业、钢筋作业、混凝土作业、焊接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钣金作业、架线作业。每个企业只能选择不多于2种作业类型进行备案。接触过备案业务得人应该知道,备案并不是什么都不考核,而是对你现有的材料进行申报(具体备案细则可看后期正式实施标准),进行行业备案。
五、施工新标准出来后老资质证书怎么换?
“做好资质标准修订和换证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标准等修订工作,合理调整企业资质考核指标。设置1年过渡期,到期后实行简单换证,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年7月后新资质标准中专业承包资质分甲乙级,原一级换甲级、原二三级换乙级。
年7月后新资质标准中总承包资质分甲乙级,原一级换甲级、原二三级换乙级。
六、施工资质审批权:
以河南省为例,原建设厅的审批权限资质均已下放至各地市建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也在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工作,进而达到建设部只保留综合资质的审批权限。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资质哪个部门审批已经不是关键了,*策已将资每个标准的硬性考核方式制定好,企业没有漏洞可以钻。
作为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期待着每一次的*策变更,这都是引向这个行业走向更好、走向规范的必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