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财政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
TUhjnbcbe - 2023/3/22 21:43:00
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年8月2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财*部部长刘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府工作报告》部署,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在此基础上,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8亿元,增长3.1%,增幅同比回落6.9个百分点,主要受减税降费*策效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亿元,增长9.9%,增幅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强的支出力度。收支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减税降费效果持续显现,税收增速大幅回落。1—7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0.3%,增幅同比回落13.7个百分点。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增长5.4%,增幅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税税率*策翘尾和今年增值税新增减税效果进一步放大等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4%,增幅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主要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5%,增幅同比回落16.5个百分点,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降、下调进口货物增值税税率等影响。个人所得税下降30.3%,增幅同比回落50.9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整税率的*策翘尾和今年增加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叠加释放。涉及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策的“六税两费”同比下降。

二是涉及降费*策的有关收入继续下降,多渠道盘活资金资产带动非税收入增加。1—7月,包括教育费附加在内的专项收入以及行*事业性收费收入,在去年同期下降3.1%的基础上,今年同比又下降0.8%。同时,各级财*部门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大力盘活国有资金和资产,带动相关收入增加,全国非税收入增长24.8%,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中央财*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以及部分中央金融企业分红收入同比增加,合计占全国非税收入增收额的61%,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15.1个百分点。

三是中央和地方收入增速均明显回落,地区间收入增幅分化。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增幅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增幅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3.4%、5.4%、0.7%、-1.4%,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9、5、7.1和7.8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3个;个位数增长的有17个;收入下降的有11个,下降的省份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

四是财*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得到较好保障。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比6.5%的全年预算增幅高3.4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58.6%,比序时进度快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2亿元,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亿元,增长10%。截至7月末,中央财*拨付转移支付资金为预算的64.9%,比序时进度快6.5个百分点。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较好。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9.6%、17.7%。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7.9%、8.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7.4%。农林水支出增长10.3%。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下达.33亿元,为预算的92.4%。

(二)*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府性基金收入.24亿元,增长5.5%。其中:中央*府性基金收入.59亿元,增长3.1%;地方*府性基金本级收入.65亿元,增长5.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长3.1%。全国*府性基金支出.72亿元,增长33.8%。其中:中央*府性基金本级支出.36亿元,增长43.1%,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增加较多;地方*府性基金相关支出.36亿元,增长33.5%,主要是提前下达部分地方*府专项债券额度、发行进度大幅提前,相应支出加快,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增长9.4%。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9亿元,增长68.5%,主要是加快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审核与缴库进度。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77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亿元,增长7.3%。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9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初步统计,1—6月,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亿元,增长10.2%。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亿元,增长16.3%。截至6月底,基金累计结余.51亿元。

总的看,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力保障了*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财*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和《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落实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决议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策,加大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的支持,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和财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实施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减税降费*策。据统计,1—6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减税*策共计减税亿元,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企业加强研发、增加投资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4—6月减税亿元,所有行业均实现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明显,减税亿元,占比超过四成。二是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策范围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1—6月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策减税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减税额占88%。三是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策。1月1日起,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策开始实施。1—6月减税亿元,.5万纳税人享受该项*策。提高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累计有1.15亿纳税人无需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四是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策,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明确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1—6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减少超过亿元。同时,减免、降低部分行*事业性收费,清理规范有关*府性基金。为落实好减税降费*策,中央*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过7.5万亿元、增长9%;地方*府也深挖潜力,拿出实实在在举措,确保减税降费各项*策落地。

(二)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适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的行业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继续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策。二是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源头供给,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狠抓中央财*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策落实,修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推行科研经费后补助制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新增支持58个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特色载体,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三是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运作,对融资担保金额万元及以下的业务免收再担保费,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超过亿元、担保户数约8.59万户。完善财*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策,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上限均提高50%,对金融机构贷款及时足额给予贴息保障。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策,对上一年度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2%的省份进行奖补。四是持续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有效供给。支持“镰刀弯”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启动实施马铃薯制种大县奖励*策,发展马铃薯产业链。在10个省份开展中央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奖补*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纳入中央财*补助范围,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三)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集中力量支持,实施精准攻坚。一是有效防控地方*府隐性债务风险。开好“前门”,截至7月底,累计发行地方*府新增债券亿元,占全年新增地方*府债务限额的82.9%,为防范化解地方*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了条件。完善地方*府专项债券管理,做好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允许将地方*府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健全地方*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顺利开展柜台发行试点。妥善应对融资平台公司到期存量地方*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地方*府隐性债务实行常态化监控、定期研判,落实问责机制。二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严守现行脱贫攻坚目标标准,多渠道增加相关转移支付并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倾斜,其中,中央财*专项扶贫资金.95亿元已全部下达,增量重点用于“三区三州”以及“三区三州”之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着力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出台对企业扶贫捐赠支出所得税税前扣除、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等*策,调动各方帮扶积极性。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完善财*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三是积极支持污染防治。集中*策、资金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1—7月节能环保支出.71亿元。扩大中央财*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策,深入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加强以渤海为重点的近岸海域保护。大力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已累计支持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完善绿色税收*策,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启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策目录修订工作。

(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今年财*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是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央财*就业补助资金.28亿元已全部下达,用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部署做好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额扣减额度,扩大享受*策优惠的企业范围。二是支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重点支持地方消除城镇“大班额”。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并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调剂比例进一步提高至3.5%,今年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省份受益规模将达到多亿元。推动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到60%,中央财*补助资金.4亿元已全部下达。支持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出台罕见病药品、国产抗艾滋病病*药品增值税减免*策,加大对养老、托幼、家*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的税费*策优惠。四是支持基本住房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1—7月全国共改造开工万套,开工率71.6%。今年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等配套设施。继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五是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引导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国家队备战奥运等工作。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大改革工作力度,按照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要求,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快财*体制改革。出台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自然资源等其他重要领域改革方案制定取得积极进展。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设立共同财*事权转移支付,加强转移支付管理。二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深化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以绩效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削减长期沉淀和低效无效资金。扩大公开预算的中央部门范围,拓展对地方转移支付公开内容,在财*部门户网站增设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进一步深化*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策功能完备的现代*府采购制度。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研究调整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机制。加强个人所得税改革相关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确保专项附加扣除*策落实到位。积极推进资源税等税种以及*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四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务院直接授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以及中央**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试点。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提高到28%。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推动做实金融国资预算。支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工作。

 三、下一步财*重点工作安排

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策要稳、微观*策要活、社会*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好积极的财**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细之又细抓好减税降费各项*策措施的落实,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政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